西安府学

西安地域之有府学,始于北宋。所谓“郡邑之有学,自宋代始。”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知永兴军范雍以“寄住官员子弟不守家风,务为嘲谑斗讼”,奏请建立京兆府学,由权节度掌书记陈谕管理。宋廷颁牒拨地5顷“充府学支用及令国子监赐予九经书籍”。府学招收京兆府及诸州学生137人,两年后“关中风俗稍变,颇益文理”。至和元年(1054),京兆府内设提举府学2人,并于府学内设小学,立有“京兆府小学规”碑。金正隆二年(1157),京兆府尹完颜活女、学正来昌国重修府学。正大二年(1225),京兆行省参政完颜合达以“自兵凶以来贵胄士族子弟流离关中者为多,伍庸隶,侪浮民,恣意于蒲搏弹弋之间”为由,修葺府学,聘师劝学。蒙古灭金后,忽必烈出任秦王,召儒臣许衡任京兆提学。许衡在府学亲自讲学,从学者甚众。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陕西行省平章廉希宪等“作成宣圣庙儒学于郡东南”,安西路学教授孟文昌呈请安西王府颁立《公据》,公告各官员军马使臣及民众不得侵占骚扰。明代府学更趋完备,但科举制度被严重神秘化。清代完全继承明代学制,而且规制更加繁琐严密。明清两代,西安府学授课内容均秉承皇帝旨义,“以程朱义理为宗”,清代更按“御制四经,钦定三礼”,不越雷池一步。生员考试谨遵箝制思想的“八股”文体,不得有丝毫发挥。

西安府学是明清西安府立地方中等学校。明洪武二年(1369)立。位于府城南门永宁门内东侧,旧址在今西安城文昌门内西偏府学巷。此地原为唐长安皇城东南隅太庙处,唐末昭宗天祐元年(904)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以皇城改筑为新城时,移原外郭城务本坊太学于此。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侍郎范雍奏建京兆府学于此,其后,金京兆府学、元奉元路学、明清西安府学,皆沿设于此。其间历经元初行省平章廉希宪、明成化九年(1473)巡抚马文升、嘉靖(1522—1566年)间都御史王尧封、万历二十一年(1593)长安县令沈听之与咸宁县令李得中、清顺治十年(1653)提学田厥茂等多次修葺增建。

府学门南开,大门三间,前有坊,内有泮池。仪门内当甬道为魁星楼,正中原建有成德堂,高敞雄伟,毁于元末,明宣德(1426—1435年)中重建,有明伦堂,共五间。两旁为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斋,各三楹,东西号舍各三十六间。堂后为尊经阁,共五间,上贮藏图书。阁房有碑亭二座,阁后建有神器库六间等。府学明置教授一员,从九品,训导四人。清置教授一员,正七品,训导一人,从八品。教授掌教诲与考课生员,训导佐之。《明史职官志》:“凡生员廪膳、增广,府学四十人。”清〔乾隆〕《西安府志学校志》载清代西安府学入学额数:“西安府,大学,岁科试额进文生员二十名,岁试额进武生员二十名。”〔民国〕《续修陕西省通志稿学校》西安府学:“学额,西安府,大学,额进生员二十名,廪生四十名,增生四十名。一年一贡。”府学所需经费,由长安、咸宁二县学租内支给,不另设学田。清光绪三十年(1904)废科举改学制,西安府学停办。

在国务院《关于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的批复》中,碑林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被作为重点进行保护。碑林历史文化街区北至东木头市,南至城墙脚下顺城巷,西至南大街,东至开通巷一线。集合着石刻文化、佛学文化、关学文化、儒学文化、城墙城根文化等诸多文化脉流,自古以来都是历朝历代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荟聚着大量的古建筑遗存。碑林历史文化街区,是西安保存最完整的历史街区之一,聚集了碑林博物馆、文庙、府学巷、咸宁学巷、长安学巷、关中书院、卧龙寺、下马陵、董仲舒墓等历史文化遗存,是西安文化遗存最为集中、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片区。

碑林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选建设完成后,将成为最具历史文化特色的人文景区,彰显千年古都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