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邮政局——西安最早开办的邮政机构

西安邮政局或称“西安邮务管理局”。清末西安最早开办的邮政机构。清光绪四年(1878)中国开始由海关试办近代邮政。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政府正式开办大清邮政。西安因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始于光绪二十八年九月二十日(1902年10月21日)成立西安邮政局。当时全国邮界以海关为区域划分,因陕西未设邮界,西安邮政局是由四川邮界重庆总局巡员钱芝祥(宜昌邮政局副供事)来西安筹办的。建局之初仅有十几名员工,只开办平挂信函和明信片等业务。时设东关第一支局和南院门第四支局。1903年11月开办汇兑并首次开通西安至凤翔、西安至商州、西安至潼关三条步班邮路。光绪三十年(1904),西安邮局改称西安府邮政副总局,除办理西安邮务外,统领陕、甘两省邮务。1906年开办国际信函业务,由上海经转出口。清末民初,随着“裁驿归邮”,西安邮政才逐步发展,以西安为中心的邮路由原来的三条增加到十条,东起潼关,西到兰州、银川,南到龙驹寨、商南,北到三原。宣统三年(1911),甘肃省邮务划归兰州邮局管辖,西安府邮政副总局改称西安府邮政分局,除办理西安邮务外,统领陕西省邮务。至清末,西安府邮政分局下辖邮局19处,邮寄代办所99处,其中,今西安市所辖各县有邮寄代办所5处;经十余年经营,先后增辟西安至三原、长武、汉中、商州等多条步班邮路,与外地邮路联接,邮件可分别经湖北老河口、河南陕州、甘肃秦州、四川保宁寄往全国;邮政业务也增加汇兑、国际信函、包裹和新闻纸(报刊)登记等项。

步班邮路雇用邮差运送邮件,邮差身着邮局发放的统一制服或坎肩,佩带证章,荷载重量视行程长短和道路情况而定,一般30公斤。邮差在邮路往来以邮局规定的程期表为准,每日行程30公里。步班邮路的班期按邮件量和当地需要而定,最快的班期为昼夜兼程班,其次是每日班、间日班和间2日班,运送信函等轻件最长班期每5日或每周1次,运送包裹等重件最长班期每10日或半月1次,干线邮路的信函等轻件每日发班1次,包裹等重件间日发班1次或间2日发班1次。邮路开通后,步班邮路效率迅速提高。光绪三十年(1904),北京至西安的邮件经步班邮路平均需18~20日寄达,至宣统二年(1910),北京至西安的邮件经步班邮路平均7.5天即可寄达。

民国8年(1919),西安至潼关、西安至三原、西安至凤翔的邮路改以骡马车运送邮件。民国19年(1930),西安至潼关邮路改以汽车运送邮件。民国20年(1931),西安至凤翔、西安至平凉步班邮路改为汽车邮路。民国23年(1934),西安至三原步班邮路改为汽车邮路。自民国29年(1940)起,部分步班邮路改为自行车运邮。至民国32年(1943),西安邮局的步班邮路仍有12条。

西安邮政局址初在府城马坊门一小旅馆内,后由知府相助,在巡抚公署旁租平房8间,前面4间作公事房,后面4间作寓所。光绪三十一年(1905),邮政业务扩充,房屋不敷使用,遂迁至抚署前面旷地西侧前巡抚升允新建房屋(今南院门)。民国3年(1914)又迁至东大街钟楼附近新式二层楼房(今钟楼邮电局东侧),最初为租赁,至民国6年(1917)邮局将此房与南院门第四邮务支局一并以银元5万元购置,直至1949年一直为陕西邮政管理局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