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府志》序一

古者以大臣出为郡守,天子得亲见问,优者辄劳玺书,赐金增职,甚至入为三公。盖谓其承流宣化,实能名实相应,致其事于民也。然一郡之内,古今疆索殊其致,山川民物异其宜,利弊沿革,必先贯串于中而后见之施行,各得其职,是以班氏《汉书》首志地理,诚见夫欲行所知,未有不先以尊所闻者也。西安古称天府四塞,丰镐宅京,而后秦、汉、隋、唐咸建都邑于此,因是掌故甲于寰宇。

余于乾隆癸巳奉天子命,简任封圻,巡抚兹土,七稔于兹。其间名山大川以暨故墟废井、车尘马迹,大半经行,然于山则终南、惇物、太乙、垂山、武功、太白,一实数名;于水则灞、浐、泾、渭、沣、镐、潦、潏,存亡分合,虽孔《传》①、班《书》、桑《经》②、郦《注》,迄无定论,《锥指》③莫繇,其他袭故沿讹,更难究诘。向著《关中胜迹图志》类加辨析,而只议单辞,相羊④莫助。岁乙未,江宁严侍读(长明)以病在告,税驾关中,因以积疑与之上下,侍读所见,多与余相吻合。丙申入觐,爰请先将关中府志重加修辑,荷蒙俞允,秉节西旋,乃以首郡属其排纂,武进庄州倅(炘)佐之。侍读因与原本史裁,发凡起例,商榷既定,复以兹事体大,率臆莫凭,乃携归金陵,搜荟群籍,凡与秦中文献关涉者,计得千数百种,目载卷首,类次区分,文成数万,致力可谓勤矣。犹以事不深于政术,理弗密于时务,史廓经郛事等驵贩⑤识者恧⑥焉,因是复诣青门,适榆林舒太守(其绅)调任首郡,修明政教,百废具举,公余之暇,力任搜扬,阅其所上图册,至于兼两莫能胜载。侍读复详加决录,州次部居,为门一十有五,分类五十有一,统计成书八十卷,剞劂⑦蒇事⑧,以全函来上,复请序以弁⑨其首。余时方奉命署理督篆金城,候馆间时复披览,其文则简要而事复赅综,具程大昌之博议而谢其烦芜,擅何景明之雅材而加以典实。盖侍读读书破万,故能衷百论以贯三长,而舒守本实心以行实政。即其甄录所在,而于食货见其勤求政本焉,于建置见其兴举废坠焉,于学校官师知其兴德造而重循良,于忠贞节烈知其阐幽潜而维风教。则是志也,固一郡之献征,即谓太守之治谱可也。

昔京兆尹之盛,无过两汉,今观所载如张敞、翟方进、隽不疑、颜斐诸人,皆起家经术,不徒以文法见长,厥后咸至大官。今当计吏之年,余以太守才猷卓著,为书上考,列荐于朝,肆觐后蒙恩嘉劳,行将蜚英腾茂⑩,允升于大猷。爰为述其颠末,用示郡有良二千石,能以文学祓饰⑪吏治,不特长吏与有荣施,兼使列郡诸守亦知所以自效也。

乾隆己亥秋七月朔,赐进士及第、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西安等处地方赞理军务兼理粮饷、署理陕甘总督兼管甘肃巡抚事、军功加七级、镇洋毕沅撰。

①孔《传》,孔安国的《尚书传》。

②桑《经》,指汉代桑钦所撰《水经》。

③《锥指》,指《禹贡锥指》,清代胡渭著。

④相羊,徘徊、盘桓的意思。《楚辞·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洪兴祖补注:“相羊,犹徘徊也。”

⑤驵(zǎng)贩,小市侩。

⑥恧(nǜ),惭愧。

⑦剞劂(jījué),雕板;刻印。

⑧蒇(chǎn)事,事情办理完成。

⑨弁(biàn),1.古代的一种帽子;2.弁(言),指书籍或长篇文章的序文、引言。

⑩蜚英腾茂,指人的名声与事业日益昌盛。

⑪祓饰(fúshì),除旧饰新。

毕沅(1730~1797)字纕蘅,一字秋帆,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十八年(1753),顺天乡试中举,任内阁中书,后入值军机处任军机章京。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廷试第一,状元及第,任翰林院编修,后历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太子左庶子、甘肃巩秦阶道员、陕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河南巡抚、湖广总督等职。嘉庆元年(1796)赏轻车都尉世袭。病逝后,赠太子太保,赐祭葬。但死后二年因案牵连,被抄家,革世职。

毕沅曾于乾隆三十六年至乾隆四十一年(1771年至1776)、乾隆四十六年至乾隆五十年(1781年至1785)两度担任陕西巡抚,居西安近10年。在任期间重视发展文化,保护古迹,主持修葺西安城墙、城河、碑林等重要名胜古迹,整修华岳庙,翻修司马迁祠,修缮苏东坡祠,重建西安灞桥等工程,并对关中存世的文物古迹立碑标示加以保护;提倡办学兴教,扩建关中书院,聘请著名学者主持讲席,从全省学校中挑选学生到书院学习,使关中书院成为全国最著名的书院之一。

毕沅博览群书,勤于治学,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著作等身,曾续司马光书成《续资治通鉴》,又有《传经表》《经典辨正》《灵岩山人诗集》《灵岩山人文集》《关中胜迹图记》《关中金石记》等著作传世,均收于《经训堂丛书》。

毕沅热心地方文化建设,在陕西任职期间,指令西安知府编撰《西安府志》,并亲自盛情邀请知名学者严长明从事《西安府志》编撰。《关中胜迹图志》是毕沅任陕西巡抚时的著作,以乾隆时陕西府州分篇,篇前有图,附以各府州疆域名胜图;篇后为志,为著名文物胜迹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