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概况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西安市西南部,成立之初,启动面积2.7平方千米,经过30年飞速发展,尤其是2018年,西安高新区成功托管来自雁塔区、长安区、鄠邑区、周至县的12个街镇,面积达到1079平方千米,辖区人口超过110万人。

2020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标准落实“十项重点工作”,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经济恢复、防汛救灾、脱贫攻坚、环境治理等硬仗。实现生产总值241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全市占比突破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3.2%;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2.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4.82亿元,税收占比9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2%;实现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434.95亿元;进出口总值2764.71亿元,比上年增长3.3%。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18亿元。签约重点项目216个,总投资6722.17亿元。实际引进内资1488.5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5.66亿美元。成功举办2020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2020全球创投峰会、华山论剑2020网络安全大会、2020西安世界知识产权大会、2020第四届全球程序员节等“四会一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获“2020年中国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典范园区”称号。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

指标名称单位总量同比增长速率(%)全市占比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410.0812.324.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21.2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亿元23.2
工业投资亿元12.6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39.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657.20-2.913.2
实际使用外资万美元35661511.046.5
税收收入亿元 108.0611.418.9
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114.8211.215.9
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 107.188.5

◆产业集群  2020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终坚持“实业立区、先进制造业强区”,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全年工业增加值705.24亿元,增长21.2%;形成“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四大先进制造业,集聚三星、比亚迪、中兴通讯、陕鼓动力、西电集团、法士特、中石油测井、金花制药等一批行业骨干龙头企业,产业规模突破1927亿元。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增长28.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从事科研与试验发展活动所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突破42亿元,研发费用投入强度达到2.28%。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376家,总营收1378.72亿元,形成以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现代物流、会议会展6大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超过15%。全年新增“民参军”企业40家,其中规模以上“民参军”企业10家。

◆招商引资  2020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举办2020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等“四会一节”以及京津冀、上海、深圳大湾区招商推介会等系列招商活动,签约重点项目216个,其中总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17个、50亿元以上项目34个、10亿元以上项目94个。全年新落户世界500强企业6家,新增纳税超千万元实体企业25家,排名前100的人工智能、互联网、无人机、机器人企业15家,全产业链龙头企业3家。实际引进内资1488.57亿元,比上年增长44.7%,实际利用外资35.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98%。全年招商引资综合评比位列全市开发区第一。

◆营商环境  2020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制定出台《西安高新区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15条措施》《高新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咨询工作指南》《西安高新区“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工作方案(试行)》《西安高新区“交房(地)即交证”改革方案(试行)》,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落实国有建设用地“交地即交证”及新建商品住宅“交房即交证”改革工作,打造高新区“交房即交证”新模式。高新区已实现政府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75个工作日内办结,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50个工作日,“二手房转移登记”办理时限从5个工作日压缩至2小时内,实现“网办事项超过95%”,83.8%事项下沉镇街便民服务大厅,70%社区居民办事不出15分钟便民服务圈,95.2%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高新区率先实行“两区通办”“跨省通办”模式,助推工商登记服务迈进“人工智能”新时代,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超过2.4万家,市场主体新登记量位居开发区第一、全市第二,企业新登记量位居全市第一,外资企业新登记量位居全市第一。持续开展“亲商助企”活动,建立“企业服务日”月度座谈会常态化机制,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考核中连续四季度获得第一名。高新区“双随机、一公开”智慧监管被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典型案例推广,并代表陕西省接受国务院督查组现场督查。《西安高新区推出“信易贷”产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案例,在全省2020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会上获评陕西省第二届信用建设案例评选第一名。西安高新区获“2020中国上市竞争力领先区(县)”“2020年中国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典范园区”称号。

◆金融服务  2020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成金融业增加值341.5亿元,私募股权投资额达34.7亿元。实施“龙门计划”,促进企业“规上市”,新增上市企业10家,形成拟上市后备企业库290家。引导政策性担保机构为503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补贴降费政策,实现债权融资27亿元,对27户受疫情影响的科技型企业减免担保费58.88万元,撬动贷款金额1.12亿元。全年引导科技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新增1.05亿元,有效助力企业发展。

◆创新创业  2020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升级提速,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成果丰硕,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31家。累计达成校企合作项目50余项,完成技术交易额460亿。加大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力度,累计申请发明专利超5000件。加快推进国际化创新平台建设,华为西安生态创新中心挂牌成立,助力华为鲲鹏产业生态发展。协助20余个海外高科技创新项目落地。加快提升创新要素融合聚集,梳理光电芯片、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等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13项。

◆生态环境保护  2020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8天,PM2.5年均浓度42微克每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76微克每立方米。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借助卫星遥感、颗粒物激光雷达、VOCs质谱走航等高科技手段,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创新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成为全市首个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手工加密监测工作的单位。水环境治理取得突破。截污纳管252.5千米,破解农村污水管网入户难,管网接户1872户,受益农户2.5万户。采用人工、无人机相结合的排查手段,开展沣河、潏河、高冠峪河、太平峪河等河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沣河梁家桥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比上年下降20.9%、2.1%、28.4%。潏河潏入沣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比上年下降3.9%、12.6%、7.8%。沣惠绿道项目一期21.58千米全线贯通。

◆城市建设与管理  2020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增绿地面积68.55万平方米,改造提升绿地面积31.52万平方米,栽植乔木数3.46万株,在节假日及重要节点摆花749.5万盆装点烘托氛围。完成1处公园建设、2处公园提升改造、3条鲜花大道、4处花墙绿墙、5座绿色雕塑、5处社区绿道、10条提升道路绿化、10处口袋公园及街头小广场的建设工作。完成辖区内36条背街小巷的提升改造工作。建成重点市政道路91条、83千米,“四好农村路”39条、40千米,雨污管网91条、185千米。新开“村村通”公交线路11条、310千米,实现行政村500米范围100%覆盖,创建市级“美丽宜居村庄”7个。建筑业产值完成619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267.59万平方米。在全省范围内率先研发采用业主大会电子投票系统。成立全市首个由主管部门牵头成立的基层物业矛盾纠纷调解机构。

◆疫情防控  2020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抽调精锐干部组建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一办八组,并指导基层各单位成立机构,组建防控力量,购置防控物资,逐人逐户开展排查,做到人员管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全区12个镇街经过多轮摸排,累计摸排943864户次、3292726人次,摸排出需隔离留观人员17496人(含湖北武汉暴露史人员4972人),全部解除留观。对辖区出现的10名确诊病例、28名疑似病例及4名无症状感染者,全部医治痊愈。对所有境外返回人员,严格落实专人专车专线“三专”要求,实施“全闭环”管理、“点对点”转运,对所有入境人员一律集中隔离14天、一律进行核酸检测,确保境外返回人员无自由活动轨迹。全年接转境外航班33趟7578人,解除隔离7417人,酒店集中隔46人,居家管控64人,健康服务51人,未发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制定全员核酸检测方案、预案,全区设立核酸检测采样点265个,组建1982人的核酸采样人员库,配置5510人的后勤保障队伍,确保应急状态下实现全区138万人全员核酸采样保障工作。

◆民生保障  2020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台《高新区复工企业用工专项政策》,全力抓好企业复产用工、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418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3%。为企业减免社保费、医保费35.42亿元。为11422家企业拨付稳岗返还资金16.77亿元。帮扶1721名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为4066名建档立卡人员提供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障,为2012人代缴保费20.11万元。建立根治欠薪长效机制,累计追讨农民工工资2823.8万元。落实“1+N”社会救助体系,为1350户农村低保对象发放资金2537万余元。新建化丰村幸福院等7个农村幸福院、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个镇街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新增养老床位100张。新建50所公办学校、改扩建87所学校,新增学位70260个。组建39个“名校+”教育联合体,在全市率先实现“名校+”全覆盖。完成校招380名、社招985名的教师招聘,全面强化师资力量。普惠性幼儿园占比93.7%,公办园占比51.8%,公办园在园人数占比50.1%。被教育部确定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

◆城乡统筹发展  2020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乡一体化“十个一”工程共建成项目881个,三年实际完成投资357.15亿元。通过“十个一”工程建设,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公共服务均衡普惠的目标基本实现。构建“三区多园”总体布局,探索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个,创建东大千亩水稻、卉杉花卉、户太葡萄、百瑞猕猴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4个;改造提升现代农业园区10个;赴南京开展以“葡香盛夏,萄醉金陵”为主题的西安高新区2020年户太葡萄宣传推介活动,现场签订以户太葡萄为主的果品订单1万吨。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252个村,65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取得收益;全区干净整洁行政村达106个,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完成4035户户厕改造;完成19座农村公厕建设;安全饮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100%,完成8处农村饮水工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89.43%,秸秆综合利用率98%,创建区(县)级以上“美丽庭院”210户。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94户302人,全区符合退出标准的贫困户全部退出,无一人返贫,无一户新识别新纳入。

◆人才引进  2020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申报ABC类高层次人才126名,引育区级“五支队伍”人才3000余名。新建成“双创”载体23家(其中国家级2家),总面积905万平方米。引进全国第二家、中西部首家“海归小镇”,落户国内首个“空间干细胞实验与应用研发西部中心”;新获批13家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占全省81%)、9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基地(占全省60%)、6家市级博士后创新基地(占全市50%),35个项目入围西安市“英才计划”终审环节(约占全市30%);聚集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9个、新型研发机构186家、“双创”载体164家,瞪羚谷创业社区成为首批省级示范众创空间。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23场次,发布职位1万余个,服务企业近3000家,求职者参与量超过200万人次。开展20个招聘项目,引进公办学校教职工等人才2075名,认定DE类人才1.3万名,疫情期间为重点企业输送技术工人5300余名。7人入选“西安青年科技人才奖”,居全市第一;3集体、5人获评“西安抗疫好青年”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