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区

◆概况  2020年,临潼区辖23个街道、41个社区、226个行政村,面积91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73.15万人,人口出生率10.37‰,人口自然增长率2.96‰。有民族成分31个,共1543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1天,比上年增加31天。

临潼区202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单位数量同比增长率(%)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52.532.3
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13.270.8
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46.541.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143.48-5.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55.09-15.0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257.716.3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20 4.9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2 7.8

◆农业和农村建设  2020年,临潼区农业生产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强耕地保护,建成高标准农田0.77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6.68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34.65万吨,比上年增长1.5%;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种植蔬菜1.06万公顷,蔬菜产量53.94万吨,增长1.5%;发展果业0.53万公顷,水果产量8.58万吨,增长14.4%;新增花卉53.33公顷。建成市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养殖场3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家,新认定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产业联合体4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3家。发布“盛世御果·丝路飘香”临潼石榴公用品牌,石榴种植系统荣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深化农村改革,探索“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成立临潼区农业用水者协会,建成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站199个。深化街道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农业、交通运输、文化市场、市场监管4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成司法所体制、街道财政体制等78项改革任务。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通过省、市联合检查验收。新增垃圾收集点300个,垃圾分类村庄占比40%、无害化处理率80%;改造户厕3.2万套;建成运行农村、集镇污水处理设施34座,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村庄122个;实施乡村绿化666.67平方米,村庄林木覆盖率30%。创建美丽宜居村庄27个、“美丽庭院”1245户。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区,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9条106千米。脱贫攻坚农村新修通村路14.6千米,实施渭北“苦咸水”改水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42处,改善农田水利工程8处;产业扶持新栽植石榴、花椒、火晶柿子、中药材426.67公顷;消费扶贫认定扶贫产品126个,设立扶贫专柜91个,销售扶贫产品976.4万元;建档立卡5395户16596人全部脱贫,每户至少1人就业,户年人均纯收入14148元,比上年增长18.3%,“两不愁、三保障”全面稳定达标。小金毛湾、仁宗房岩、穆寨三庙等5个村被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相桥神东村、秦陵秦俑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临潼区被“中国网”评为“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示范城区”,位列《求是》子刊《小康》“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第1名。

◆工业  2020年,临潼区全年工业增加值54.497亿元,同比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7.71亿元,比上年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9.94亿元。培育军民融合企业13家,新增规上先进制造企业12家。推进青岛啤酒、易商汽车后市场电商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标缝渭北生产基地交付启用,岐奥丰综合产业园、高压电网智能传感等6个项目建成投运。工业技改投资3.06亿元,增长7%,实施项目24个,实行“一企一册、两个清单”服务制度,帮助企业争取市级及以上项目173个。开展区属国企“三个体系”建设,推动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稳妥出清6家“僵尸企业”。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突破百亿,陕鼓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分布式能源智能综合利用项目荣获第6届中国工业大奖。

◆招商引资  2020年,临潼区实施云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全年签约项目49个,其中合同项目29个,总投资136.9亿元;与中铁建、雪松等签订协议项目20个。全年实际引进内资63.0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855万美元。成功引进华为、中交等世界500强企业7家,中冶、陕西建工等中国500强企业10家。经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临潼区与经开区合作共建渭北现代工业新城与曲江新区深度合作进入新阶段。与西安市城投集团合作成立临潼城投建设公司,与陕西建工集团合作组建临潼建设投资公司。举办“开放办区·合作共赢·共建临潼”宣传推介会,全面展示临潼对外良好新形象。深化“放管服”改革,承接省市下放行政许可事项43项,划转审批事项210项。提高集中审批效率,审批环节压减50%、办理时间压缩45%。持续优化“一网通办”,90%以上事项网上可办。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97项公民个人事项实现就近办理。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减免税费6.55亿元,清理企业欠款7346万元。帮助企业获得金融贷款13亿元,新增市场主体6966户。

◆重点项目建设  2020年,临潼区141个在建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2.4亿元,14个在建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9.5亿元。地铁9号线建成通车,临潼进入地铁经济时代。秦汉大道东段实现贯通,人民路提升改造项目完工。西咸北环线零口收费站正式启用,与渭北大横线无缝对接。“十四运”空手道竞赛场馆建成。推进“迎十四运·城市规划管理”提升,建成智慧交警交通系统,成立智慧停车管理公司,施划公共停车位5886个,新开通秦陵西至兵马俑等城市公交线路2条。实施城市立体增绿,新建改造口袋公园2个、绿地小广场2个,新增城市绿地13.58万平方米,建成绿道13.1千米。提升改造背街小巷10条、老旧小区70个,完成12条道路线缆落地。

◆商贸  2020年,临潼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09亿元,比上年下降15.0%。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4.37亿元,下降17.9%。跨境企业1—11月进出口总值14.41亿元,增长91.74%;出口总值2954万元,增长473.59%。新增规模以上商业综合体1个。创建市级电子商务示范街道1个、示范村4个。开展电商扶贫促销活动,举办2场电商现场扶贫交易会,交易额10.43万元。建成区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乡级公共电商服务中心23个,村级服务站210个,其中贫困山区建立服务站36个。通过服务站点集中收购销售农产品,主要供应天猫店铺10余个,拼多多店铺10个,京东店铺20余个。组织区内企业参加苏陕扶贫协作名优产品巡展活动、2020中国(西安)电子商务博览会、第3届(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会等。在第3届(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陕西省采购与投资说明签约仪式”会上,临潼交易分团签约44.15亿元,在西安市签约企业中金额居首位。

◆旅游  2020年,临潼区景区接待游客442.1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8.1%;旅游收入219.12亿元,比上年下降22.9%。持续推动文旅融合,提出“秦风唐韵御温泉、生态宜居美田园”发展理念,出台扶持政策措施21条,促使文旅市场回暖复苏。成立临潼文旅发展公司,策划火车站片区历史文化街区、骊山慢生活生态旅游带项目。新建、改建文旅厕所5座,第三卫生间3座;推进科达秦汉国际酒店、秦陵博物院周边环境改造提升等3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实施“旅游+”发展模式,建成市级旅游示范村2个、等级民宿5家,推出精品旅游线路6条。围绕“千年古都·常来长安”主题,组织旅游节庆活动;依托度假区、骊山最美环山路、骊山民宿群等特色资源,举办旅游、文化节活动,提升临潼夜游经济;打造“醉美杨树林”赏秋节、“后瀛山谷·唱响骊山”、“石榴红了”等乡村旅游文化活动;依托“中国年·看西安”文化品牌,举办临潼新春文化中国年系列活动;策划举办2020年旅游文化音乐节、《长恨歌》演出季、第十二届中华七夕情人节等20余项大型文化旅游活动。沉浸式战争史诗剧《复活的军团》获中国旅游业年度智慧景区创新奖,成为陕西省唯一拥有4档(《长恨歌》《秦俑情》《1212》《复活的军团》)高品质演艺节目的区(县),荣获“陕西省文明旅游区县”称号。

◆科技  2020年,临潼区有高新技术企业44家,新增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6家,科技市场合同交易额6.28亿元。建设众创载体37家,入驻小微企业626家。新增区级众创空间5个,协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西安分院、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和聚特、石榴花等众创空间面向全国高校学生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大赛6次。举办首届“临潼工匠”评选活动,选出区内贡献突出的企业技能人才20名。举办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7次,建成陕鼓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设立西安科技大市场临潼分中心,引进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人才4名。在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创建临潼区首家“西安市博士后创新基地”,认定西安汽车职业大学为“临潼区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李宏安、陕西长恨歌演艺文化有限公司姚新垣团队、西安银桥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刘华国获西安首届“市长特别奖”。

◆教育  2020年,临潼区有各类幼儿园165所,小学105所,普通初中26所,普通高中7所,职业高中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区小学专任教师数2596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2901人。小学在校学生4.28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63万人。教育重点项目建设第二期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建成小学5所;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建成幼儿园4所;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渭北中学建成招生;农村中小学10所学校厕所改建,改造面积总计3540平方米。组建市、区两级“名校+”教育联合体42个、“名师+”研修共同体36个。教育系统共引进各类人才511名。建立“骨干、卓越、教育家”型教师梯队,1人荣获“陕西省师德标兵”、1人荣获“西安最美教师”称号、1人荣获“西安市教书育人楷模”称号、2人荣获“西安市师德标兵”、2所学校被评为“西安市师德建设示范团队”、6人被评为“西安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11人被评为“优秀乡村教师”。铁路小学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

◆卫生  2020年,临潼区各类卫生机构515家,卫生技术人员3718人,医疗床位3135张。召开临潼区卫生健康大会和临潼区大健康产业发展座谈会,科学规划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制定《关于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健康临潼的实施意见》《西安市临潼区卫生健康事业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建成临潼区急救中心信息化调度平台、公共卫生智能健康管理中心6家、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30家、医疗联合体19个。“互联网+社区医疗移动支付”项目在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使用,临潼区医疗机构可全部使用移动支付。启动临潼区中医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加快建设交大二附院渭北综合医院。中医医疗机构实行备案登记,借助国家中药资源普查项目,打造临潼石榴等秦药品牌。提升传统医学在医疗行业运用比例,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78.4%,0—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73.6%,高血压中医药健康管理率27.4%,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22.0%。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136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常住人口签约6.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签约。山区“巡回医疗”惠及群众2189人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64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体检4.4万人,适龄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5%以上,出血热疫苗接种率99.9%,碘缺乏病和地方性大骨节病达到国家消除标准,饮水型氟中毒达到国家控制标准。依法查处无证行医机构39家,取缔无证行医机构39家,行政处罚8家,拆除违规医疗广告牌10块,向公安临潼分局移送案件6件。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2020年,临潼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3.4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4.3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01万人。全年民生保障支出40.68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87.42%。建成并投用临潼区中心敬老院、农村幸福院15个、居家养老服务站2个,新增养老床位572张,“15分钟养老圈”基本形成。发放残疾人补贴991.8万元、低保金和各类社会救助金9400余万元。城镇新增就业86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举办普惠性及重点群体网络直播招聘会7期,开展高校毕业生、民营企业招聘月等线上招聘6期,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6000余个。举办渭北企业专场招聘会、西安地铁辅警专场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月专场招聘会等线下招聘会27场。审核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8笔3226万。处理讨薪类突发群体事件31起,为1900余名农民工讨回工资4549万元。落实阶段性社保费用减免和稳岗补贴返还有关优惠政策,累计减免企业职工养老保费1188家12613万元,减免工伤保险费70家290万元,减免失业保险费651家630万元,拨付企业稳岗返还补贴4016万元,拨付复工企业核酸检测费用13.26万元。

◆新冠疫情防控  2020年1月23日,临潼区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2月19日被划为低风险地区,4月29日疫情防控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确定临潼区人民医院为区级病例定点收治医院,累计预留床位68张;蓝海阳酒店、煜洋大酒店、博仁医院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场所,共设置留观房间294间。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2例,疑似病例11例,历时23天实现本地确诊、疑似病例全部“清零”。发热门诊累计接诊病人6817人,医学观察站隔离观察379人,居家隔离观察6820人,没有无症状感染者。建成PCR实验室4个。成立进京转陕分流国际航班接待专班6个,累计出动专班17次,承接航班30架次,接待留观人员3315人次。策划“秦俑迎宾军阵”和“唐宫侍女掌灯”特色欢迎仪式欢迎陕西省第5批次600余名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到陕西省临潼疗养院、陕西省工人疗养院集中休整,推出“全省援鄂英雄全年免费观剧”等关爱政策。疫情期间,开设企业专用通道,共协调服务2428车、2749人,货物30万吨,临潼区复工复产工作被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临潼区退役军人“雷电突击队”和“石榴花”青年志愿服务队被评为“陕西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