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

东与钟楼相望。是全国现存较大的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和乾隆五年(1740年)先后2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历经岁月沧桑,巨鼓早已不复存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曾多次修缮,90年代又贴金描彩,加以大规模维修。1996年,西安市决定重制鼓楼大鼓,恢复“晨钟暮鼓”。重制的大鼓高1.8米,鼓面直径2.83米,系用整张优质牛皮蒙制而成。鼓腹直径3.43米,重1.5吨。上有铆钉1996个,寓意1996年制,加上4个铜环凑成2000之数,象征公元2000年,借以催人奋进,跨入21世纪。该鼓声音洪亮、浑厚,重槌之下,十里可闻,是中国最大的鼓。在钟楼和鼓楼之间,开辟为钟鼓楼广场,绿草红花点缀其间,造型独特的声光喷泉不时变换,是古城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鼓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为鼓楼基座四周边(包括台阶);一般保护区为重点保护区外延34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东至北大街,南至西大街,北至市政府门前(市政府旧址),西侧自一般保护区外延70米。1997年2月7日,时为农历正月初一,重新制作的晨钟、暮鼓,在钟鼓楼敲响,被吉尼斯总部列为世界钟鼓之最。是为市旅游局和市文物园林局联合推出的“晨钟暮鼓”旅游项目。2005年4月23日,鼓楼时隔40年重新悬挂“文武盛地”“声闻于天”的巨大贴金匾额。2007年“黄金周”期间,西安钟鼓楼开始举行“晨钟暮鼓”仿古表演活动,此举标志着消失100多年的西安“晨钟暮鼓”报时制度得以恢复。2009年,对鼓楼维护改造。

资料来源:《西安市志(1991-2010)第三卷经济(上) 旅游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