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输堂

公输堂位于西安市鄠邑区渭丰街道祁南村中部,是一座集建筑、雕刻、绘画于一体 的建筑。明永乐年间(1403—1424)“向阳三会”教众在此建堂传教,堂原名“源远宫”,今俗称“祁村宫”。1949年宫内尚存 客房五间和照壁、山门,头殿、中殿、后殿各 三间;1957年因殿内东阁门有金字楹联“法堂 巍巍雕刻若得公输巧,圣像翼翼彩绘似有道子能”,当地人认为此建筑非古代建筑工匠祖师 爷鲁班(又名公输班)不能为之,“公输堂”之名由此得来。“文化大革命”中,头殿、中 殿被毁,现仅存后殿三间,俗称“万佛堂”。后殿坐北面南,硬山式,面阔三间,进 深7.13米、高约6.1米。殿内原有佛龛小木作构筑三间六组,1968年西次间藻井塌坏,现存中、东二间。每间前分为六抹透花隔扇门,上施平座斗拱和望柱栏杆,再上雕刻以飞廊连接 的重檐三滴水楼阁三座。隔扇门内有方形穹顶,顶下每间有重檐三滴水楼阁,楼阁下为平 座栏杆。二进门亦为透雕菱花隔扇门,门内为八角穹顶,顶下与前阁基本相同。外檐斗拱上 有小佛龛190余座,原内藏459尊佛像,“文化 大革命”中散失无存。

现存的小木作建筑规模虽小,但制作非常考究。采用格板套合的箱体结构,层层累积, 将精雕细刻的木构件结合成为天宫楼阁,有人认为这是宋代《营造法式》上天宫楼阁建筑的再现。天宫楼阁共有16个,全部构建大约有 10万之多。据记载,天宫楼阁的每一个构件, 都是按照真实建筑三十分之一的比例制作而成,其雕刻之“精”、结合之“巧”、彩绘之 “细”为当世少有,被誉为中国现存小木作建筑中品位最高、工艺最精、雕刻最细、结构最绝的建筑。

公输堂雕刻之“精” 公输堂内共有八块镂空板门,上半部均 由各种不同形状的花朵组成,花心原均镶有明珠,犹如满天繁星,更增添天宫楼阁的豪华景象与神秘色彩。每朵花都称得上雕刻艺术珍品,这些在《营造法式》里面都有记载。例如一个很小的套锁梅花竟由24件形态各异的更小花瓣组成,没有使用任何粘合剂,全部都是镶套穿锁而成,严丝合缝,精巧至极,体现了古代建筑的最高工艺,达到了当时世界建筑构造的最高水平。

公输堂结构之“巧” 公输堂在仅有的方寸之地,有重楼、三重楼、角楼等,小木作数万件。“强我者增三件,差我者减一半”,这是当时建造公输堂的工匠为了炫耀他们的技术高超刻在暗处的两句话。其意在,技艺比他们高超的工匠,如果拆了公输堂,最后安装的时候,会多出三块木头无处安置,技法不够高超的工匠如果也敢挑战的话,则会剩下一半木块没地方安装,根本就恢复不了原样。

公输堂彩绘之“细” 公输堂的油漆是用“紫龙罩”工艺,彩绘 用“卧金点翠”法,这种油漆彩绘工艺已经失传,清末已无人能做。目前只有北京故宫保留此手艺。公输堂小木作表层遍布彩绘,梁枋柱架及穿堂抱框等位置,均采用建筑彩绘式样,这既是对建筑物木构件的美化装饰,也起到了防腐防虫、保护木构件的作用。由于彩绘用沥粉贴金,立体感强,五彩辉煌,变化多端,幻若仙境,且经久不退,保留至今。多年来,世界各国的古建专家纷纷到访公输堂,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彩绘油漆工艺。

根史料记载,公输堂建造时动用各类工匠103人,大多是山西祁县人,其次是陕西渭南 人和鄠县(鄠邑区)人,类似史料仍需进一步考证。公输堂建筑思想来源于古代“真空家乡, 无生老母”的民间宗教理念。所谓的真空家乡就是天宫。明代的工匠,根据这一教义,把虚幻的真空概念,用实在的建筑形式表现了出来。

公输堂的真实身份,其实就是一座法堂而已。但我们看到的公输堂木作里面其实隐含很 多数理关系,像三黄锁、四季花、五色莲、窗格的个数,楼阁的层数,包括门的开法等等都 和宗教教义有着各种关联,公输堂里体现儒教思想的坐论三纲五常图,体现道教的道侣捧圭 图,体现佛教的降龙罗汉图等,公输堂俨然就是一部传世的宗教典籍,一本非文字形式的巨著。

1957年,公输堂被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输堂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① 元代文宗天历年间(1328~1330)山西太原祁县南集里小汾村人李金荣兴办,李被尊为教主和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