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境内的秦岭七十二峪——田峪

田峪,位于周至县集贤镇殿镇村村西,西临道教圣地楼观台,东接元始玉清宫遗址,南倚秦岭主脉,北望关中平原,距西安市区70多公里。田峪峡谷,号称四十里长峡,素有“小三峡”的美称,当地人更有“进入峡谷四十里,七十二道脚不干”的俗谚。在古代,田峪是通往陕南的重要商道之一。曾几何时,峡里峡外店铺林立,来往客商络绎不绝,车水马龙,繁华一时。如今,田峪古道已荒废多年。峪内既有金林峡、龙门峡、兴凤峡、垒玉瀑布、珍珠银练瀑布、玉龙瀑布与卧龙潭等风景名胜,也有观音寺、栈道遗址、仰天池、十老洞、镇龙石和九龙湾等历史遗迹与人文传说故事。

田峪河,古称蚰蜒河,是黑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海拔2822米的秦岭梁北侧。峪口以上河流长度39.34千米、流域面积253.2平方千米,河流落差2000多米,多年平均径流量8601万立方米。河水出峪后,流经楼观镇,于终南镇三湾村汇入黑河。关于田峪河古称的由来,相传在终南山里有位大仙豢养的一只雄鸡,私闯凡界,来到田峪,欲啄食一条巨型蚰蜒充饥,两厢相搏,蚰蜒大败,遂逃往渭河,其身后留下一条深沟,随之一缕山泉顺流而下,于是形成了田峪河。

金林峡,田峪内的第一个峡谷,峡内河潭中多见黄鱼,偶见娃娃鱼、秦岭细鳞鲑。继续深入峡谷,便可见由崖窝子至金牛坪段组成的兴凤峡。再经过悬石门与梦潭后,就可进入龙门峡。从龙门峡至玉龙瀑布,全长约2千米,水中砾石猩红斑斑,传说是鱼儿化龙跳跃出峡时留下的痕迹,故称鱼跃龙门。

地肺山,位于田峪河东侧,海拔1180米。山上有一座天然水池,面积1300平方米,水深2米,池水澄明,仰面朝天,蓝天白云映入池内,故称“仰天池”。立于仰天池边,可南望五峰山、十老岭,北瞰元始台,景色美丽怡人。仰天池西北约200米处,有一山峰高耸,名栖真峰,海拔1220米,峰顶有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八卦楼。仰天池据说是太上老君炼长生不老丹时蘸火的池子。民间传说仰天池有一泉眼,可直通东海,虽遇大旱,从未干涸。也有一说,相传仰天池还是西王母的洗衣池,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有七位仙女来此为王母洗涤仙衣,仙女手持彩衣当空漫舞,雨后天晴,天上就飞起一道七彩飞虹。

十老洞,在南北朝时期,此地曾是北周楼观道先师著书之地。据道史记载,此洞曾是楼观高道严达隐修的田谷旧居。北周建德四年(575),武帝重视道教,诏令严达于田谷旧居建通道观,并选派严达、王延、于章、程法明、周化生、王真微、张法成、史道乐、伏道崇、苏道标等十位楼观高道,聚集观中研讨道学,弘扬道德。后依谐音衍化为“石龙洞”。

镇龙石和九龙湾,位于九龙学校北变电站处。石上有石,危如累卵,摇摇欲坠,俗称“摞螺石”。相传很早以前,田峪河有9条孽龙,常兴风作浪,引发洪灾,危害山民。土地神禀告太上老君,奏明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即命老君率天兵天将降服孽龙,从空中抛下仙石,将9条孽龙压在石下,自此平安无事,山民安居乐业。故称此地“九龙湾”,沿袭至今。

垒玉瀑布,位于兴凤峡的崖窝子处。田峪河河水湍急,浪花四溅,巨石堆垒,连续形成3个瀑布,形态各异,动静结合,形声兼备,珠飞玉溅。瀑布落差3至7米,一个喷涌水泻,水声轰鸣;一个似银丝披肩,泻人碧潭;一个如美女舞动,长袖舒展。

珍珠银练瀑布,位于野牛河百流滩上约500米处。此处瀑布落差5米,宽约1.5米。瀑布沿石而下,似银练飘舞,滴石有声,落入碧潭,涌出“珍珠”万颗。旁边岩石上,生长珍珠梅,白花点点,绿叶繁茂,与瀑布、碧潭相映成趣。

玉龙瀑布,位于田峪河深处。顺野牛河上行,进入龙门峡,可听见峡谷雷鸣。在玉龙瀑布下,极目仰望,山崖陡峻,环曲呈半圆形。崖顶隘口狭窄,河水奔泻而下,形成强大水柱。瀑布落差25米,飞泻而下,雄伟奔放,拍石击水,引得山鸣谷响,轰鸣震耳,犹如在耸峙的峭壁之间,镶着一条白色水帘。在日光照射下,彩练悬空,耀眼夺目,又像玉龙吐珠,水花四溅。千丈青山衬着银瀑,如临仙境。

卧龙潭,亦称灵龙池,位于玉龙瀑布下方,潭面约120平方米,深约8米,水色碧蓝,平如明镜,波光粼粼。玉龙瀑布似狂奔怒吼的蛟龙,入卧龙潭隐伏,无踪无声。瀑潭动静对比强烈,堪称一绝。潭岸边有平台,是村民祭龙祈雨的地方,传说于此祭龙祈雨,投石池中,天就会下雨。

如今,田峪区域已被纳入秦岭国家植物园规划范围,此举对有力保护峪内的野生动植物将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积极影响。

资料来源:《西安地方志》202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