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为高山灌丛和低山丘陵灌丛。高山灌丛在太白山分布于南北坡海拔3300~3767米,在麦秸磊分布于海拔2800~2887米之间,地势高,块砾遍布,风大辐射强,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土壤为高山草甸土,土层薄,土壤发育差,只能生长灌丛植被,由于长期适应低温、强风和长期覆雪的高寒气候特点,使其具有特殊的形态:植株低矮、茎杆匍匐地面或形成垫状,叶子角质层发达,厚而革质,被毛或鳞片状附属物。
此植被型包含三个群系。
·头花杜鹃群系·在高山灌丛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群落总郁闭度0.8~0.95,建群种头花杜鹃因气候寒冷、风大,植株低矮,一般高20~45厘米,枝条短缩,呈匍匐状或圆团状,郁闭度0.45~0.75。灌木中有时混生杯腺柳、高山绣线菊、华西银蜡梅、香柏等。草本植物数量不多,郁闭度0.15~0.25。常见种类有禾叶蒿草、太白银莲花、太白韭、珠芽蓼、圆穗蓼、线果葶房、黑蕊虎耳草、甘青乌头以及地衣植物太白茶等。
·杯腺柳群系·在太白山分布的海拔高度与头花杜鹃群系相同,但分布面积小,土壤为高山草甸土。在山高风大、气候寒冷的生态条件下,杯腺柳分枝多,生长矮小。群落总郁闭度0.5~0.8,结构简单,灌木层建群种为杯腺柳,高15厘米,最高约20厘米,郁闭度0.6~0.7,夏季呈现一片暗绿色,生命力强,6月上旬到7月上旬一个月左右就完成开花结果。该群系灌木层常混生高山绣线菊、头花杜鹃等。草本层的植物组成,一般都比较丰富,常见的有禾叶蒿草、太白韭、太白银莲花、秦岭龙胆、圆穗蓼、蓝花当药、臭党参等。
·高山绣线菊群系·在太白山分布的面积更小,土壤为高山草甸土。群落总郁闭度0.5~0.78,结构简单,明显分为灌木层和草本层。高山绣线菊为灌木层的优势种,一般高25厘米,最高约60厘米,分枝多,生长矮小,郁闭度0.4~0.55。伴生灌木有杯腺柳、头花杜鹃等。草本层植物常见有黑萼棘豆、细柄茅、蓝花当药、太白银莲花、圆穗蓼、禾叶蒿草、早熟禾等。
低山丘陵灌丛是以中生性灌木占优势所组成的植物群落,是由于人类经济活动频繁,落叶阔叶林长期遭到破坏而形成的一种次生性的灌丛。主要分布于临潼骊山和秦岭低山丘陵区,常见的灌木优势种有胡枝子、野蔷薇、绣线菊、毛黄栌、连翘、茅莓、芫花、盐肤木、杭子梢、酸枣等。草本植物较少,主要有披针苔、狗牙根、野青茅、委陵菜、龙牙草、紫花地丁、菊科的蒿类等。
灌丛的郁闭度0.4~0.75,它们在涵养水源等方面能起到一定作用,此群落若不再进行破坏,可以通过不同的演替阶段恢复到稳定的落叶阔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