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打草鞋

编织草鞋,俗称“打草鞋”。它是指利用稻草、葛藤、苇草、龙须等原料,编制为鞋的一门传统制鞋技艺,也被称为“指尖上的艺术”,世代相传,延续至今。草鞋,最早称为“扉”,相传由黄帝的臣子“不则”创造,汉代名叫“不借”。据《五总志》解释:“不借,草履也,谓其所用,人人均有,不待假借,故名不借。”在古代农业社会,农民生活贫瘠,钱粮资材有限,无钱买布做鞋。因草鞋由草料制作,性价比高,穿着皮实耐用,故而备受平民百姓青睐,甚至有些古代的皇帝和侠客也会穿草鞋。

据史料记载,贵为天子的汉文帝刘恒也曾“履不借以视朝”。《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也曾编织草鞋贩卖,以维持基本生活。从文献和西周遗址中出土的草鞋实物,以及汉墓陶俑脚上穿着草鞋的画像,可佐证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王朝,古人一直有穿草鞋的传统和习惯。古人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风雨任平生。”也可侧面印证草鞋已是寻常人家的生活常用物品。

旧时,庄户人家一般是利用刮风下雨天气,无法下地干农活的时机,专门集中时间打草鞋,积攒备用,以供平时替换;亦有请具备专业手艺的盲人制作草鞋,也有专职打草鞋出售换取生活物资之人。故而,就流传着“葛麻打草鞋,一代传一代”的俗语。显然,穿草鞋的农民,已然是庄户人装束的一个显著民俗特点。庄稼人三件宝:蓑衣、斗笠、草鞋。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和传统习俗等原因,在旧时穿着蓑衣、斗笠、草鞋干农活较为常见。陕西地域,草鞋一般分为偏耳草鞋与满耳草鞋两种,制作选材用布料或草料均可。一般说,草鞋多由草料制作。制作草鞋主要分为选料、洒水润料、编织草绳、打鞋底、弯鞋边、连鞋纲等多个步骤。一般主要使用大板凳、草鞋耙子、腰带、弯锥、竹针、木槌等制作工具。

草鞋耙子,它是一种丁字形状的专用小农具,丁字头横梁上面安装多个朝上的小木齿,齿高约有二三寸,与丁字尾木反方向钩成。打草鞋时,将草鞋耙子端置于长板凳的一端,把钩挂在板凳头端固定,打草鞋者坐在板凳上,草鞋縔绳后跟一头挂在草鞋耙子桩齿上,草鞋鼻子一头拴在腰间。首先从腰部这端开始编制草鞋鼻子,继而编制草鞋底板,顺带在适当部位安装草鞋耳子,适时用扚棍撬紧底板,直到最后挽上后跟就可视为完工。然后,只要将縔绳头折回穿进后耳子,再用口绳连接草鞋鼻子、前耳子、腰耳子与后跟,便可大功告成。关于民间打草鞋,还流传着极为有趣的诗谜:“面对五峰山尖,怀抱琵琶三弦,腰挎黄龙宝剑,身骑黑虎下山。”这四句话语描述草鞋,既形象逼真,又显气势磅礴。

偏耳草鞋。即左右各只有一排相互错开的前耳子,常用胡草编制,也可用稻草或玉米壳编制鞋底板子。制作草鞋,将粗縔绳与细口绳连接一次搓成,中间搓为粗縔绳,两头搓成细口绳。草鞋鼻子为短小的三角形状。编制时,先安装脚拇趾一旁的前耳子,每编制一股安一只,一般为五只一排,需为前低后高,依次为人体的二指半至四指高;接着安装小趾一旁的五只耳子,这些耳子高低平齐,一般为人体四指高度。着腰后,同时在两边对称安装三至四只后耳子;当勒紧鞋底板,挽完后跟,便与一般制作草鞋的步骤相同。偏耳草鞋主要在夏天或行路时穿用,物美价廉,且有按摩保健作用,亦能预防脚气。雨天穿草鞋,既透水,又防滑,夏天短路漫步或长途跋涉,穿上偏耳草鞋,格外清爽凉快。既步履敏捷,也感两脚生风,舒适而惬意。

满耳草鞋。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多个耳子的草鞋。它不仅要比偏耳草鞋耳子密度大,而且两边对称,还多出腰耳子。鞋鼻子弯又长,前耳子一般为七至九枚,腰耳三至四枚,后跟耳子四至五只,工序较复杂。制作时,其縔绳与口绳分开,縔绳多用白麻搓成,编制材料主要是葛麻,也可用葛麻搀玉米壳、胡草等混合材料编制。满耳草鞋较为坚实耐穿,主要是在春秋冬季和四时干活时穿用。春秋季节只需穿着布袜子套上满耳草鞋即可;冬季则多用玉米壳瓤包脚,或加“包脚附子”套穿草鞋。“包脚附子”系用一尺见方的单层或双层土布缝制而成,对角包在脚上,再前后一抄捅进袜子,主要作用是保暖御寒。

随着生产力提高,科技水平不断发展,上世纪七十年代,草鞋逐渐被胶鞋、皮鞋所代替。直至上世纪末,穿草鞋者难觅踪迹,脚穿草鞋的形象,也已逐渐成为人们的记忆。现今,西安市蓝田县的马新玲,作为西安市“打草鞋”技艺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依然在用她的勤劳双手,保留和传承着草鞋的传统制法。既是在追寻先辈奋斗的足迹,也是在宣扬“草鞋”精神,更是在弘扬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2011年12月,“打草鞋”制作技艺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