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玩具九连环制作技艺

民间有谚:“解不开的歧中易,摘不下的九连环。”

九连环,古称“歧中易”,亦称“巧环”“智环”,简称“连环”。与鲁班锁、七巧板、华容道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玩具。根据名称,即可知其多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

九连环到底起源于何时?尚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起源于战国时期。《战国策·齐策·齐闵王之遇杀》曾记载:襄王卒,子建立为齐王,君王后事秦谨,与诸侯信,以故建立四十有余年不受兵。秦昭王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知,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庄子·天下》记载:连环可解也,这也是战国名家惠施曾提出“连环可解”的立论。

第二种说法是起源于西汉时期。相传西汉才女、辞赋家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曾提及九连环: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怀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但此种说法有人持怀疑态度,认为卓文君作词的故事似后人杜撰,词风明显与汉朝时期差异较大。

第三种说法是起源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相传诸葛亮经常带兵打仗,为排遣妻子寂寞而发明九连环,此种说法在民间流传甚广。

但九连环正式见诸于史料,则为明代正德年间状元杨慎所著的《丹铅总录》:曾以玉石为材料制成两个互贯的圆环,“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 ,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也就是说,基本上到了明代,由玉连环演变的九连环才慢慢普及开来,后来逐渐以铜或铁代替玉石,成为妇女儿童的玩具。

在16世纪时,九连环更是流传到海外,西方的数学家称其为神奇的“中国环”。中国连环设计巧妙,构思严谨,具有极强的趣味性,解环时需运用奇妙的数学理论、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想象力,不仅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古艺国粹。

此外,清代初期著名数学家李子金著有《解环谱》一书,系统研究了九连环,书后还附有计算方法。《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由此可见,九连环流传之久远。

九连环通常以金属丝制成圆环和各式框架,相互套连或套在条形薄金属片上,贯以长条框柄,可分可合。框柄也有剑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样式,各环均与铜杆相接。九连环不一定有9个环,种类很多,最传统的是“栅栏式”,由9个圆环及框架组成。每一个圆环上都连有一个直杆,各直杆在后一个圆环内穿过,9个直杆的另一端用板或圆环相对固定住。将圆环套装在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并贯以环柄。在解玩时,依法使九环全部联贯于子铜圈上,或经过穿套全部解下。其解法多样,可分可合,变化多端。得法者需经过81次上下才能将相连的九个环套入一柱,经256次才能将九个环全部解下。此外,也可套成花篮绣球、宫灯等状。

杨同喜,作为陕西省民间玩具九连环制作技艺非遗项目的传承代表人,也是全省目前非遗游戏类唯一一人。他不但会解九连环,同样还会制作。在他眼中,解开九连环共需341步,少一步不成,多一步不可。一副黄铜材质九连环,他右手握柄,左手解环,手指上下翻飞。拆装过程,也不忘使用釜底抽薪、以退为进、暗度陈仓、二龙戏珠等成语解说。在他手中,不但做过金属、麻绳、竹子材质的九连环,还制作过玉石和牛皮的九连环,只是比较少见而已。

按照他的说法,制作金属九连环,先是找一个木楔子,用细一点的铁丝在上面紧紧地绕上10个圈。随后将每个环剪断,一一对齐切口校正成正圆。然后再制作9个长度一致的杆。一个杆扣一个环,形成一个“P”形,再依次套进后一个环内,最上面的约束杆用金属弯成一个狭长的椭圆形,并将每个环套到上面,9个杆下方分别再坠物固定,即可制作完成;竹制九连环,需将竹子劈成篾丝层层绕形成环,约束杆的弯度既可火烤,也可分层劈出层面。固定的坠物将方形竹块打磨成圆球;麻绳九连环,拧好绳子,油浸之后用铁板加热,再阴干定型,其余制作步骤与金属九连环大同小异。

杨同喜儿时贫寒,尝尽人生百种苦,九连环赠予他童趣。成年后,品尽浮华沧桑,九连环让他时刻谨记祛骄戒满,凡事需深思。已近花甲之年,他只想将经典传承。

2013年9月,民间玩具九连环制作技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