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陵药惠竹马

竹马,又称“跑马灯”“逗竹马”“竹马戏”等,各地风俗不同,叫法也略有差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社火。

竹马大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的儿童羡慕大人骑马放牧、狩猎征战时的姿态,骑竹代马,玩耍嬉戏。到秦汉时期,竹马成为一种广泛的儿童游戏活动,并渐而上升为交际与政治的礼仪。

历史文献对竹马这一民俗的最早记载是《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到了唐代,竹马不断被融入新的元素和赋予新的文化内涵。李白《长干行》中“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与白居易《赠楚州郭使君》中“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州。”可谓是开启竹马入诗新纪元的直接诠释。

唐代以后,竹马逐渐演变和发展出“竹马戏”“竹马舞”“竹马灯”等多种艺术形式,开始在各民族中广泛流行。

关于竹马何时从原先胯下一根竹竿或木棍的形式,演变为竹篾绑扎,有两种说法。

一是宋代时期。当时民间开始出现以竹篾绑竹,以纸糊成的“马头”,有鼻有眼、有耳有鬃,但没有马身。骑“马”的儿童,脖子上系一带子,带下拴住“马头”。后面再接上一根长有绿叶的长竹,象征“马身”。南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里记载,当年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元宵节舞队中,出现“男女竹马”。

二是元末时期。相传朱元璋受神人相赐,得竹马一匹,疾风快驰,大败元军。此后,民间百姓照着这匹神马的模样,用竹篾扎制竹马,逢年过节借此表演祭供祖宗,以求平安。

自此,竹马完成了从“骑竹为马”到“跨马表演”和从儿童游戏到民间艺术表演活动的转变。同时,随之组建而成的诸多戏班,走南闯北,穿街过巷,以表演此节目为生。

竹马通常由两部分组成,马头和马的前半身为一部分,马的后半身与马尾为一部分。

一般制作竹马的步骤,通常先使用泥制马头和马脖子模具,再使用麻纸多层裱糊。待裱纸晾干,从马头的中锋部位切割,取出模具,留下裱糊的纸壳,用纸贴合对接工整的两瓣纸壳,形成一个空壳纸糊并连接马脖子的马头模型道具。前马身与后马身使用竹片绑制一个半圆形骨架,骨架外表用麻纸裱糊多层,马尾使用麻儿制成。

在糊裱马头、马脖子和马身的外表时,通常使用深红色或是黑色平绒布裱裹。最后使用适当材料、颜色制作马鬃、笼头和串铃等道具装饰。

值得注意的是,前马身外表与马头马脖子部分连接的时候,需预留部分空间,方便马头上下自由活动。后马身与马尾连接时,要让马尾能左右活动。前后马身需留有骑马人拴绑的拴扣和绑绳。表演时将马的道具绑在表演者腰部,表演者左手拉马缰绳,右手握马鞭,碎步跑动表演,做出似真马跑动的姿态。

高陵药惠竹马,无论是在竹马制作方式、历史传承,还是在表演内容与形式等方面,既与全国其他地方的竹马颇具历史渊源,也在融合吸收本地文化特征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据《高陵县志》记载,高陵药惠竹马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传承400余年。

一般表演的内容有《古城会》《三战吕布》《三国演义》《收三仙》《龙凤呈祥》等,通常在春节及重大庙会时演出。

从高陵药惠竹马的表演内容和形式来看,可能是模仿萧太后率领辽兵训练作战时的情景。相传辽兵在战争间隙训练,既要保证战马得到充分休息,还要提高士兵的战斗力。于是萧太后就命人用竹篦扎成马,让士兵绑在腰间训练作战的战术。后来这种练兵的形式被带到民间,继而演变成一种激烈、紧张、欢乐的民间舞蹈被世代相传。至明清时期,药惠竹马已形成完整规范的表演程序。

在表演竹马时,跑马队一般为18人,其中有6个引马(执灯者)、6个马娃(小孩)、6个旗手(打旗者),分为对等人数的2队表演。表演者化妆成各种戏剧造型人物,置身竹马内,缚马体于腰间,似骑马状。手持道具,身挂马铃。1名手持三角小灯、翻穿皮袄、头扎方巾者为引马人。1名武士打扮者,手擎牙旗,紧随马后。列长队、踏鼓点、鸣号角、扬鞭催马、轻步慢跑或重步急跑,表演战斗场面。

竹马表演的技巧主要体现在表演者的腿上,也就是跑马的麒麟步,要踏得稳,马头需晃得活,体现战马摇头摆尾,昂首长嘶,龙腾虎跃的劲头。

演出前,场地四角各置一个排灯,称为围场。燃放烟花爆竹(当地人称“花窝子”)开场,锣鼓队敲竹马鼓,引马人手持马灯引出马娃,旗手紧随其后将旗撑成伞状护送马娃,继而进行移旗、游四门、里逻城、外逻城、连三交、马坊困城、围城、龙摆尾等阵法。

纵览全场,马娃背插双刀,步步不离主将(引马人),场地内硝烟弥漫、战旗翻飞、口哨急促、马铃叮当,气氛紧张刺激。尽管只有几匹马,却也能表现出“三五步走遍天下,一杆旗百万雄兵”的磅礴气势,整个演出持续时间约为40分钟,颇受当地群众喜爱。

2009年5月17日,高陵药惠竹马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