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灰堆

看到“ 锦灰堆” 这个名称, 可能大家无法将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在一起。但这是事实,“ 锦灰堆” 确实是一种特别的艺术形式。

锦灰堆又名“八破图”“打翻字纸篓”等,是以画残破的文物片段堆栈构成画面,包括集破、集珍、打翻字纸篓等方式,是中国传统艺术珍品之一。

关于“锦灰堆”的最早起源时间,现在准确文献记载。相传是元代与赵孟頫齐名的画家钱选,在一次醉酒后兴起,将当天散落在饭桌上的下酒菜和吃剩残物,如蟹脚、蚌壳、莲房、鸡翎、鱼刺等、信手绘制成一幅横卷,并挥笔题款“锦灰堆”。锦灰堆这一画种的雏形便由此产生。

“锦灰堆”以工笔画为主要技法,融绘画、书法、拼合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较为独特罕见的中国画。锦灰堆起初只是画家成画后对剩余笔墨的几笔游戏,通常是对书房一角的随意勾勒,翻开的字帖,废弃的画稿,参差的秃笔,杂乱无章层层叠叠挤入画纸。看去像是字纸篓打翻了,所以又叫“打翻字纸篓”。创作“锦灰堆”,一般是在画纸上先框定轮廓,形状不拘,然后就中设计摹画若干重叠交错的小事物,诸如旧书的残页,揉皱的画幅,发黄的报纸,甚至门券邮票等等。只要上面有书有画即可,而且大多还是破烂的面貌,活像灰堆里拾出来的,这就是“锦灰堆”名称的由来。与传统主流山水、人物、花鸟等类型国画不同的是,“锦灰堆”侧重于表现“破”。其题材小众,金石拓片、虫蛀画稿、残编断简等“破烂之物”皆可入画。在构图上,通过对碎片化的素材进行拼合和堆叠,着力呈现残缺、撕裂、火灼、烟熏等缺憾美的特征,营造出全新的视觉面貌,有“非书胜于书,非画胜于画”之誉。

“锦灰堆”的绘画者需多才多艺,诗书画缺一不可,需擅长草、隶、篆、印刷体等各种字体及模仿各家书体;精通花鸟、山水、人物等各种题材,以及工笔、写意等各种技法;能篆刻各种印章;对诗文、碑拓、古籍版本、古器物要有研究;即使杂物也各有出处和依据,不能任意编造;讲究画面布局、构图美感,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井然有序,有中国画的疏密对比、浓淡干湿,相互映衬,平中见奇;纯手工精心绘制而成。如此高要求,能胜任者极少;绘制过程十分耗工费时,一般一幅作品23个月完成,慢者半年才能画一张。

在陕西,“锦灰堆”可追溯的第一代传承人是马子云先生,后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传第二代茹小石。灞桥区十里铺街办的封晶师从茹小石,成为第三代“锦灰堆”传承人。

封晶,青年书画家,字惜月,号晓风。出生于艺术世家,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教育书法研究会会员,陕西省慈善书画研究会研究员,陕西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西安市晓风书画研究院院长,非物质文化遗产“锦灰堆”画法传承人。

封晶师从茹小石,成为第三代“锦灰堆”传承人,并成功将其申请为书画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项目于2018年列入“灞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列入“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封晶同时是陕西省首个书画类非遗项目“锦灰堆”画法传承人,其“锦灰堆”画作色泽明丽、格调清雅,用笔古朴苍劲,意蕴绵长,人文积淀厚重,是陕西省书画“一带一路”丝路文化交流的一张靓丽的书画名片。由封晶和她的团队设计的锦灰堆文创丝巾,也成为入选十四运特许商品中唯一的非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