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阎良新兴剪纸

剪纸艺术是我国广为流传的手工艺剪贴艺术,历史悠久,有明显的民间艺术特色和地域艺术特色。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在葬礼上燃烧, 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也是这种仪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在,剪纸更多的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新兴剪纸属陕西民间剪纸体系,在陕北民间剪纸艺术的基础上,将关中及南方剪纸艺术手法吸纳进当地民间剪纸艺术中,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剪纸艺术。

阎良新兴剪纸从清代中期就以家传的形式发展至今。传承人朱素玲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练习剪纸,互相交换纸样。后来受姑母王素兰、奶奶赵凤仙的指导,不断练习学习,提高剪纸技艺。“剪纸是我从小的爱好,我一直没有舍弃过,它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1995年之后,每年更是大约要剪四五百幅作品。”

新兴民间剪纸艺术的内容有:人物(吉庆、舞蹈、图腾、戏剧人物等);动物(十二生肖图、五毒图、飞禽、走兽等);婚庆图、寿诞图、各式花鸟等,也有反映现代生活的剪纸作品。主要制作器具有:大小剪刀、刻刀、铳子、薰灯、绘制纸、笔等。

2000年以后,朱素玲不再从事裁缝工作,开始在家里专职剪纸。为了创作出精美的剪纸作品,选择自学画画。她买来各种各样的美术书籍,一点点学习练习。“剪纸是我的爱好,我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让自己的作品与时俱进。”

2010年,朱素玲老人在自家二楼设立了个人展室,把自己的剪纸作品陈列起来,让大家免费参观,近距离欣赏优秀的剪纸艺术。

在朱素玲老人看来:“剪纸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镂空艺术,它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这样优秀的民间艺术需要有人传承。”

除了在家剪纸,朱素玲老人还做着相关的宣传和推介工作。参加西部艺术文化节和社会上的各种艺术活动,应邀到新兴小学、西安通济坊小学、大学南路小学进行教学活动,传授技艺,老人在家中也随时指导前来学习剪纸的爱好者们。

2009年,阎良新兴剪纸被列入“西安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