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火龙内家功夫

火龙内家功夫源自秦汉时期秦岭终南山一带的方士,相传为终南山火龙真人所授的道家原传功法。方士们将模仿动物而来的吐纳导引术与道家思想相融合,创立了独具终南山特色的方仙道内家功夫“养生文化体系”。经历代高师,特别是唐宋终南山方士的不断提炼、完善,大致于宋代,已形成理法完备、修炼层次较高的养生功法。清代通议大夫汪锡龄编著的《三丰全书》卷一·道派起源中记载:“张三丰,年六十七,殆入终南山得遇火龙真人,传以大道。”火龙内家功夫中展现出的秦汉时期道家吐纳导引术及八脉理论对于中医经络学说的产生与演化,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认为,人在天地之间,必须借助自然的滋养才能生存。在火龙内家功夫的理法中,身属阴、意属阳,神属阴、炁属阳,练习功夫的目的就是把属阴的身转化为阳,把属阳的意转化为神,这种对阴阳及其转化的运用,是贯穿“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理念。古往今来,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而身体和心境则与其密切关联。火龙内家功夫,通过不断采炁以疏通炁道、充实丹田、建立五弓八脉体系,能够起到身体健康和心境平和的作用。

所谓八脉,就是通过采炁练习,开通身体的八条相对独立的炁道,即双手劳宫穴经手臂内侧和身体两侧到双掌脚涌泉穴的左右冲脉,双脚涌泉穴经双腿内侧和胯部而连成的阴阳二脉,以及任督二脉、带脉和中脉。所谓五弓,就是在练功过程中,八脉相互牵拉而形成的五条互动的炁道,即左右二弓、臂弓、身弓和腿弓。由于五弓八脉体系联通人体五脏六腑和经络系统,所以能够通调全身气血运行的平衡,从而有效地预防未病、治疗宿疾、增强免疫力,可以减少打针、吃药、手术等痛苦和创伤,减少非必要医疗开支,又能有效的维护身体健康。

千百年来火龙内家功夫完整保留了终南山方仙道内功拳所独有的,以炁为本、炁动形随、内外互动、借炁为用的技击方法,巧藏拙中、古朴自然。其拳种未受到其他养生流派影响,完整保持了终南山方仙道养生文化的原生状态,是研究终南山方仙道拳术及养生文化的活标本。对中国武术的产生与演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与研究价值。

赵焕臻先生,1959年5月8日出生于西安市,1990年参加太极拳学习,1992年开始学习火龙内家功,1998年出师。2015年被认定为西安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火龙内家功》代表性传承人。作为火龙内家功夫的非遗代表唯一传承人,为了让更多人从中受益,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一直在不遗余力传承和弘扬该功夫拳种。著有《火龙真传--泥丸宫修炼法》。2014年12月,火龙内家功夫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