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安瓦当制作技艺

瓦当,俗称筒瓦头或瓦头,是指陶制简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在古建筑中较为常见常用。它既有防水排水、抵挡风吹日晒、保护椽头免受侵蚀,延长建筑使用寿命的作用,又有点缀装饰、增强美观、烘托艺术效果的文化属性。通常谈瓦当必先说瓦,瓦的历史可以说就是瓦当的历史。《周书》云“神农作瓦器”,《礼记》曰“夏时昆吾作瓦”,从此便知瓦的历史源远流长,与中华文明起落相随、息息相关。瓦,是具圆弧特征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所谓“当”,据解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瓦当分为半圆形和圆形,半圆形也被称作“半瓦当”。据史料及近年田野考古发掘资料证实,关中长安地区是瓦当发现数量和品种最多的地区之一,而最大的“瓦当王”则出土于秦陵。

长安瓦当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斐名远扬,具有自身鲜明特色,其主要分布在樊川和少陵原周边。该地区曾是西周樊国遗址,西汉功臣樊哙封地,因地处腹地和原川之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形成多层红土层,当地人也叫斑斑土。它是制作砖瓦和瓦当的基本原料。长安瓦当制作技艺包括制模、和泥、压模、脱模、晾干、烧制等步骤。制模,即制作模具,是指刻正向的文字图案,描绘瓦当形状纹饰,使用石膏翻出的反向模具;和泥,主要是按照水和土的一定配比,将土调和成软硬适当的糊状,包括取红土、晒土、筛土、泡土、脚踩、成块备用等步骤,相对复杂;压模,制瓦当泥胚,反复摔泥增加泥的密度,再将泥压入模内;脱模,从模具中将泥剥离,再修补完善;晾干,选择温湿度适宜的环境,将泥坯放至阴凉处自然风干,绝不能暴晒,因而一般不在夏天制作瓦当;烧制,把干燥瓦当坯装入窑内,用木材或麦秸秆烧窑,尤以麦秸秆为佳,而准确把握火候可以烧制出品质上乘、色泽温厚的高品质瓦当,非常考验人的技艺水准。其间需渗窑,即用凉水从窑顶渗入窑内,到了一定时间就可出窑,完成烧制瓦当工作。

瓦当分为灰陶瓦当、琉璃瓦当和金属瓦当。灰陶瓦当从周至明清为主流品种。在北魏时期出现了琉璃瓦当,它是在泥质瓦坯上施釉烧制而成,有青、绿、蓝、黄等多种颜色,古代多用于皇家宫殿、贵族府宅、寺庙宫观等较高等级建筑物,使用不同的颜色也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金属瓦当在宋元之后的部分建筑物上有所使用。瓦当讲究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图案常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在不同朝代各有不同。例如,秦代瓦当以莲纹、葵纹、云纹居多,汉代瓦当以动物装饰最甚,除了造型完美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外,兔、鹿、牛、马也是品种繁多。刻有字体的瓦当,大部也多作篆书,美感、艺术效果更佳。

瓦当文化始于周而盛极于秦汉,大体经过半瓦到圆瓦、由阴刻到浮雕、由素面到纹饰、由具象到抽象、由图案到铭文的渐进发展,它是文字、书法、绘画、篆刻等多门类文化艺术共蕴的综合体,内容涉及自然、生态、神话、图腾、历史、民俗等,反映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美学、政治内容和历史文化,对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瓦当建筑使用功能已日趋弱化,反倒作为文化传承和文化符号更为突出,尤其是传统文字瓦当,具备史证资料属性,对研究建筑史、文字演变史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现如今,作为传统瓦当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刘德元先生,在瓦当制作和技艺传承方面,与时俱进,积极拓展新功能新用途。例如,仿制出土的珍品瓦当制作拓片,满足人们无法在原件上拓印的市场需求,或设计瓦当新内容,结合时代精神赋予瓦当新的内涵,用新的形式传承瓦当制作技艺,传播瓦当文化。

2017年1月19日,长安瓦当制作技艺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5月3日,长安瓦当制作技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