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竹扎技艺

竹编,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之前,殷商时期陶器上已然出现竹藤纹样修饰,春秋战国时代竹编工艺蓬勃发展。时至今日,竹子竹藤制品仍未远离大众生活,依旧与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然而,竹扎技艺作为一种特别工艺却鲜为人知。据记载,竹扎技艺可追溯至宋代,是一种融合木工榫卯和竹子弯曲工艺的竹扎技法。河南巩义市的和义沟经家是竹扎技艺的主要传承家族。宋朝时经家用竹子编制竹筐、竹笼等补贴家用。随着历史演变,人们对鸟虫的爱戴热潮加剧,经家第十四代传人在竹编生活用具基础上,又将竹编发展成玩具类的竹扎技艺,如蝈蝈笼(蚂蚱笼)、鸟笼等笼器。1930年,经家第十五代传人经瑞章因生活所迫迁移西安,在竹笆市用空心毛竹编制竹筐、竹笼、笊篱、筛子等生活用具,换回生活必需品养家糊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瑞章成为木工,闲暇时继续传承竹扎技艺。

经金山,经家第十六代传人,民间竹扎技艺非遗项目第三代传承人,自幼师从其父学竹扎、木工技艺。他将竹扎技艺加以发展改进,将榫卯连接技术和竹扎弯曲技术相结合,制作出的古代亭台楼阁、人物、动物、车船等模型,比例精确,形态逼真,工艺精湛,造型具有逼真的立体空间感,完美诠释着中国古代建筑榫卯传统技艺,兼具艺术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为一体,堪称一绝。民间竹扎技艺中即使简单的作品也要十多个榫卯构件,复杂作品要二千至三千个构件。所用工具非常多,主要材料有毛竹、502胶、骨胶、橄榄油、竹钉等。一件简单的作品需一至两天,复杂作品往往耗时一周甚至数月。而要达到竹棍部件之间环环相扣、严丝合缝的程度,则要艺人练习数年甚至更久。

民间竹扎技艺工序复杂,严谨精致。制作时需先构思大样,绘制作品图样,依照比例浓缩作品尺寸,设计各点连接、套接、选料;选料用料是关键,比较考究,须采用秦岭产的毛竹,太嫩不行,太老也不行,竹竿通直,竹节匀称,直径4毫米,竹节超过10厘米以上方才可用;经裁料、打磨、打眼,部分竹材料须经浸水泡竹、火工弯曲、磨具定型等步骤。再将楔子涂胶扎进打好的小孔,露出部分扎入另一竹竿空心,才能形成榫卯链接,环环相扣的竹制品。特别是竹竿弯曲技术利用水浸、熏烤、磨具定型,可将直杆竹子弯曲各种角度,是浓缩生活物品的再呈现,结构严谨,立体感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极具观赏价值。

2011年12月,民间竹扎技艺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9月,民间竹扎技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