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周至哑柏刺绣

周至县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气候温和,南靠秦岭,雨水适中,宜于栽桑养蚕。清乾隆年间,周至县令邹儒大力推广蚕桑事业,并在哑柏建有织帛工场。哑柏位于周至县西。周人移居岐山时,曾渡过渭水,开拓南原,建都于丰镐,周至县城及哑柏等地为王畿地。据传,哑柏镇地名与周文王有关。哑柏刺绣可溯源于西周,秦汉初兴,隋唐继起,衰于民国,振兴于今。《周礼•考工记》记载西周人刺绣、练丝和彩绘之景。《尚书》记载“衣画而尚绣”的六种图案,说明周朝时代,哑柏的奴隶主贵族中,已流行刺绣品。

秦汉两朝,周至黑河以东均为广阔的上林苑,修建多处宫馆。据记载,宫内用花椒和泥涂抹墙壁,上面裱糊着精美富丽的刺绣品,称其为“屋不呈材,墙不露形。囊以藻绣,络以纶连。”“木衣绨绣,土被朱紫。”其奢侈可见一斑。至西汉中期,周至一带的豪绅,也流行使用皇室贵族常用的绣品装饰厅堂和墙壁。至于自身,则绣衣丝履,竞相夸耀。隋唐时期,周至为京畿,京城中的刺绣技艺传至乡间,唐朝皇帝曾数次到楼观。玉真公主在楼观入道,著名诗人李白、岑参、卢纶等也曾久住或数至周至,宫廷刺绣直接影响着楼观道教刺绣,也使民间起而仿效,衣着文绣之风流行,民间刺绣空前发展。曾做过周至县尉的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驼峪(今周至县驼峪镇)时曾写下“绣妇叹”等诗。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从长安起程,其南线就穿过周至县。哑柏刺绣以“长安绣品”的名义从这里输往西亚及南亚各国。

明清两代,周至县民间刺绣进一步发展,哑柏刺绣盛名远扬四海。据《重修周至县志》记载:姑娘在婚前,必须练就娴熟的绣技,亲自绣好成套的陪嫁绣品,才能出嫁成婚。乡间把“姑娘”称为“绣女”,把“闺阁”称为“绣楼”。各村竞相出现一些“敢把十指夸针巧”的绣工。特别是在哑柏镇,刺绣成为姑娘的头等大事,巧手会绣之人颇多。因此,哑柏也就素有“刺绣之乡”的美誉。

哑柏刺绣按照用途,主要分为宗教用品、戏装及民间实用绣品三大类。唐至清代,周至境内宫观、寺庙、教堂分布较多。哑柏刺绣因工艺精细,色彩华丽,品质上乘,通常绣有幡、幢、伞、桌帏、团垫等品种。相关人员日常起居使用的绣品,也多是哑柏绣品,其更是精美绝伦,颇受欢迎。明代,周至县成立秦腔张家戏班,后发展为眉县剧团,其戏装绣品,也使用哑柏绣品居多。

民间实用绣品则品类繁多。按照哑柏乡俗,姑娘出嫁,必须上等绣品陪嫁,方显姑娘才艺。一是居室绣品,如门帘、中堂等;二是床上用品,如被面、床帏、枕套等;三是服饰品,如凤冠、霞被、头巾、腰围等;四是小饰品,如荷包、香包、手帕、飘带、披肩、围兜、绣鞋等。哑柏刺绣,主要有平针、齐针、散套针、切针、扣针、绕子针等10余种。针法虽多,但实际操作中,主要用“扎法”“挂法”两种。“扎法”多用于纹样的大实面,所以也有人称扎法为“面绣”。“挂法”多用于纹样的轮廓线,所以也有人称“挂法”为“线绣”。从效果来看“扎法”的图案比较丰满厚实,“挂法”的图案比较疏而空灵。绣品图案,或绣工自描自绣,或采用民间剪纸,亦或出自民间画工之手。图案讲究饱满,寓意吉祥,善于夸张变化。以《五谷丰登》《四喜临门》《喜鹊登枝》《喜上眉梢》《五福临门》《龙凤呈祥》等为常见。以示吉庆、祥和,表达美好祝愿,深受大众青睐。

哑柏刺绣与苏、杭、湘、蜀等全国名绣不同,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味和地方特色。传统的哑柏手绣作品,色彩富于理想化,讲究强烈对比,形象布局错落有致,做工讲究,常用大红、碧绿、金黄、瓦蓝等对比色调,是“花红多结果,叶绿多打粮”的农业文化在色彩上的感观呈现。除手绣外,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机绣也得以发展。烤边绣花机、专用绣花机及超声波机等相继投产,已大为提高工效。

如今,以周林海、刘彩霞为代表的哑柏刺绣技艺非遗传承人,在努力地保留和传承着刺绣技艺,为历史延续着时代的记忆。2008年6月,周至哑柏刺绣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