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陵墓

    [秦始皇陵]  位于临潼县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陵园。陵园规模宏伟,封土高大,地下埋藏丰富。史载其动用数十万人,修建长达30余年。1962年陕西省文管会开始勘查;1974年后,陕西省的文物考古部门联合进行全面的复查,先后发现和发掘了兵马俑坑、铜车马坑、马厩坑、陪葬墓和修陵人员墓地等。   

    1956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陵园】  平面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有两重夯土筑垣墙。内垣墙南北长1355米、东西长580米,周长3870米。外垣墙西墙长2188.4米,东墙长2185.9米,北墙长971米,南墙长976.2米。除内垣北墙二个门道外,其余每面墙各有一门。现存内外城南墙的局部仍高出地表2~3米,余则仅存墙基。内墙的东、西、南三面墙外,都有沿墙边建筑的廊坊遗址。出土的陶壶上印有“丽山官左”、“丽山官右”铭文,知为丽山园左右食官居处。   

    现存封土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高76米,略呈方锥形,位于内城的南区中部。墓室推测为巨大的竖穴式土坑,筑木椁。史载椁室用铜加固,构造复杂,顶部绘有天象图,底部灌水银以象征江河湖海。坟丘的东、西、北三边都发现有墓道。西墓道口连接的陪葬坑的一耳室内发现二乘通体彩绘铜车马,出土时色彩已大部分剥落。   

    陵园的北部为寝殿之所在。封土北侧约50米处有一大型地面建筑基址,南北长65米、东西宽约55米,上面堆积大量的瓦片及红烧土遗迹。此基址北约100米处,发现四处东西成单行排列的建筑基址,其中二号基址保存较好,分为主体和门道两部分。出土有石材、瓦当、板瓦、筒瓦、铜铺首、铁构件等。

    【兵马俑坑】  位于陵园东门外约1公里处,今西杨村西南。是始皇陵东侧的一组大型陪葬坑。约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修建,公元前209年因农民起义爆发被迫停工,秦末项羽入关时被焚毁,俑坑坍塌,陶俑、陶马均被压碎。1974年发现,后进行考古勘探与发掘,1976年动工建博物馆,1979年建成对外开放。共发现四个俑坑,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目前只发掘了三号坑的全部和一、二号坑的一小部分。   

    从探测和发掘情况看,一号坑平面呈长方形,面积1.26万平方米,深4.5~6.5米,是由战车和步兵相间排列组成的长方形军阵,推测坑内陶俑、陶马总数6000余件。二号坑在一号坑的东北侧,平面呈曲尺形,面积约6000平方米,深3.2米,是由弩手、战车、车步结合、车骑结合的四个方阵组成的以战车和骑兵为主的军阵,预计共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三号坑在一号坑的西北侧,平面呈“凹”字形,面积520平方米,深5.2~5.4米,坑内出土髹漆彩绘华盖车一辆、执殳卫士俑68件,被认为是统帅三军的指挥部(古称军幕)。四号坑在二、三号坑之间,是一未建成即废弃的空坑。  

    一、二、三号坑都是土木混合结构的坑道建筑。建筑程序是:先在挖好的土坑内沿四壁边筑起夯土二层台,一、二号坑还在坑内加筑多道夯土墙形成一条条过洞;再在二层台内侧和夯土壁两侧安置相对称的木柱,柱端承托着枋木,以构成井字形的木框架;然后在枋木上排列棚木,棚木上再依次覆盖芦席、红胶泥土、黄土,从而形成坑顶。俑坑前后有供出入的斜坡门道,坑底铺砖。把陶俑、陶马放进坑内后,即把门封堵,这就变成了完全封闭的地下军事营垒。复原后的一号坑为面阔九间、四周环绕回廊并各有五个门道的地下大厅;二号坑内被隔梁和小门分隔成各自独立、又互有联系的四部分;三号坑是三个厢房互通的建筑。一、二、三号坑内已出土陶俑、陶马2000余件,木质战车33乘,青铜兵器、车马器4万余件。坑内兵马俑的排列方向全向东,这可能与陵园的方向或兵马俑坑位于陵园东边有关。如按已出土的兵马俑排列形式复原,一、二、三号坑共埋藏有各类武士俑7000余件,战车140余乘,拉车的陶马560余匹,骑兵的鞍马116匹,由此构成步、骑、车三个兵种组成的大型军阵。其中武士俑身高1.76~1.96米,面目各异,衣冠服饰制作精致。其按身份区分,有高级军吏(将军)、武官、甲士、御手俑四种。陶马身高1.72米、长2米左右,比例适度,造型准确生动。木质战车与商周以来的单辕驷马战车无明显差异,车上一般有甲士3人,车后跟随步卒。青铜兵器有剑、金勾(弯刀)、戈、矛、殳、戟、钺、弩机等,剑表层多经铬盐氧化处理,是世界科技史上罕见的。   

    秦兵马俑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和“20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

    【陪葬墓】 位于陵园外垣东侧约340米处,今上焦村西。共发现墓葬17座。墓穴均为东西向,南北单行排列,间距2~15米。   

    现已清理8座,其中2座为斜坡道方圹墓,6座为带斜坡道和竖穴天井的洞室墓。葬具均为一棺一椁。一座未见尸骨,只有一柄铜剑;一座骨骼完整,上下颚左右交错,似死于非命;其余6座的骨骼均为肢解而葬。墓中还发现牛、羊、猪、飞禽类骨骼遗骸以及金、银、铜、铁、陶、玉、蚌、贝、漆器、丝绸残迹等约200件。每墓随葬物约10~30件。   

    从死者年龄、尸骨状况及随葬刻有“少府”字样的宫庭用品推测,这些墓主可能是被秦二世胡亥、郎中令赵高处死的秦公子、公主或秦始皇的某些近臣。

    【马厩坑】  位于陪葬墓东5~10米处。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象征宫廷的厩苑。共发现93座,分作南北向三行,排列密集有序。已清理37座,其中马坑28座、跽坐俑坑3座、俑马同坑者6座。出土马骨架34具,马头向西;面东跽坐俑9件,可能是模拟掌管马厩或饲马、驯马的圉师、圉人;陶罐、陶盆、陶灯以及铁锸、铁镰等物124件,有的陶盆内还存有谷子和秸草朽迹,器物上的刻文有“中厩”、“三厩”、“大厩四斗三升”、“左厩容八斗”等。   

    陵园内垣西门外也有类似的马厩坑。已探出30多个,分3行,中间为埋葬动物的瓦棺葬坑,左右为跽坐俑坑。动物坑为长方形竖穴,瓦棺内动物骨架头前各有陶钵一个,动物颈下有铜环。这些动物约为苑囿中豢养的珍贵动物。俑坑呈方形;俑面向动物,似象征豢养动物的役夫。

    【刑徒墓地】位于秦始皇陵封土西南1600米处,今赵背户村西。是埋葬陵园修筑者的地方。共发现两处,一处早已破坏殆尽,一处保存较好。探出小型墓93座,已对其中的42座进行清理。   

    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圹,一般长1.1~1.76米,宽0.5~0.76米,距地表深0.2~0.76米。小土圹埋一至三人;大土圹埋10余人。死者基本为男性青壮年,除四例为仰身直肢葬外,余均为蜷曲程度很大的屈肢葬。除一例有瓦棺葬具外,余则均无葬具和随葬品。部分尸骨上覆盖有瓦片,共发现18件瓦片上刻有文字,记载死者的籍贯、原囚地、刑名、爵名和姓名等。

    [秦二世墓]   位于雁塔区大雁塔东南凤栖原下的曲江池故址南沿台地上,即秦时的宜春苑。公元前207年秦二世胡亥被逼自杀,以“黔首(平民)”礼葬于宜春苑近年有人认为此封土非秦二世墓。。   

    现存封土高5米、周长75米,周围灌木丛生。封土前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秦二世皇帝陵”石碑一通。毕沅还曾于此置守陵户二家。   

    1956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文帝霸陵]位于灞桥区霸陵乡毛家窑村东南约200米处,即浐、灞二水之间的白鹿原北崖。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病逝于未央宫,单独起陵于此。   

    史载霸陵不起坟而依山凿掘墓室,今地面未发现陵园遗迹。遗命不以金银为饰而以瓦器,但后来曾三次被盗,可能未依汉文帝遗命建造。陵附近原来有寝庙一类建筑,宋《长安志》载:文帝庙在霸陵北部,建于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今霸陵附近崖下尚存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汉文帝霸陵”石碑一通。近年在今谢王庄北、新寺村的高地上发现大量汉代砖瓦和“长乐未央”残瓦当。   

    霸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地宫的帝陵,对魏晋南北朝及唐代依山为陵的建制影响极大。1956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薄太后陵]    位于灞桥区狄寨乡政府西北300米处,地处浐、灞两河之间的白鹿原上。薄太后为汉高祖刘邦妃,文帝刘恒母,公元前155年去世。景帝刘启葬其于文帝霸陵以南,时称“南陵”,唐代称“薄陵”,近代称“薄姬冢”,当地称“簸箕冢”。现存封土北距霸陵3000米,呈覆斗状,夯筑而成,高29.5米、周长560米,保存状态良好。但史载晋愍帝(公元311~317年)年间,这一带陵寝已全部被盗掘。封土前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西汉薄太后陵”碑一通。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窦皇后陵]位于灞桥区霸陵乡任家坡村西南200米处,西北距霸陵1900米。文帝窦皇后,卒于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与文帝合葬霸陵,称南园。陵园有围墙,今存西、南墙部分残垣。封土呈覆斗形,现顶部东西长30米、南北长35米,底部东西长137米、南北长143米,高19.5米。陵园内发现大量建筑遗存,有西汉筒瓦、板瓦、云纹瓦当。陵园之东从葬坑内出土陶罐、彩绘陶罐及马、牛、羊等动物骨骼。1992年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任家坡从葬坑】位于窦皇后陵园西墙外1000米处,是汉武帝初年为窦太后所设的从葬坑。1966年姜村农民发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发掘47座,其中完整的37座,残坑10座。这些坑集中而有规则地排列为8行,每行1~11个。土坑平面基本呈长方形,一般小坑长1.46米、宽0.89米、深1米,大坑长2.56米、宽1.56米、深3.33米。坑的筑法:先掘土圹,然后多数紧贴坑壁置陶棺或用条砖筑栏,或仅有土圹而别无葬具,亦有于坑底留出生土二层台者,砖栏有盖者,多覆以回纹、几何纹相间的薄方砖、素面砖等,盖距地表约0.25~0.40米。随葬品有陶俑、陶罐、禽兽骨(马、羊、猪、狗、鸡、鹅、鹤等)和谷物(已朽,多装罐中)等。此外,土圹下部出土有武帝初年所铸“半两”钱。

    [汉宣帝杜陵]位于雁塔区三兆村南氵皂、两河之间的鸿固原上。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汉宣帝刘询逝于未央宫,单独起陵于此。1982~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杜陵工作队调查、钻探并对陵园遗址进行局部发掘。陵园平面呈方形,每边垣长430米、墙基宽8~10米,四面垣墙正中各辟一门,门址宽约85米。已发掘的东门遗址位于陵冢以东110米处,由门道、左塾、右塾和左、右配廊组成。出土方砖、长方砖、长条砖、筒瓦和“长乐未央”、“长生无极”文字瓦当及铁环、铁钉、铁刀、铁锸、铁钎和五铢钱等。    封土居陵园正中,夯筑,呈覆斗状,底边长175米、顶边长50米、现高29米。其四面正中各有一条斜坡墓道,正对陵园垣墙的四门。四条墓道大小、形制基本相同,平面呈梯形。   

    封土东南187米处有一建筑遗址,约为陵园寝殿。其夯土台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1.2米、南北宽29.6米;四周有廊,地面有方砖铺砌;廊外有卵石散水,散水外沿线以外又铺设一排方砖。遗址南、北各有三门,亦可称东阶、中阶和西阶;东、西各有一门,每门又分为左、右门道。此遗址以东的建筑群遗址约为陵园便殿,由殿堂、众多的房屋和庭院、用于储藏的小房子和窖穴组成,并有周密的地下排水设施,如地漏和长方形、五角形排水管道等。这两处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砖瓦建筑材料、铜构件和铁器、钱币等。   

    1956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皇后陵】  位于宣帝陵冢东南575米处。汉宣帝王皇后,卒于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合葬杜陵,史称“东园”。    陵园平面呈方形,边长330~335米,墙基宽3.4~3.7米,四面各开一门。各门形制与宣帝陵园相同,只是稍小而已。封土呈覆斗形,底边长145~150米、顶边长45米、现高24米。陵园西南亦有寝殿、便殿建筑遗址,形制与宣帝陵园寝、便殿大同小异。 

    【陵庙遗址】  位于宣帝陵冢东北400米处。现存夯土台基高出地面约2米,东西长63米、南北长66米。台基东、西侧各有一条南北大道,宽6~7米,分别通往宣帝和王皇后的陵寝。遗址内出土大量汉代砖瓦,有素面、几何纹、回纹和乳钉纹铺地砖,朱雀、青龙等纹饰的空心砖及“长生无极”、“长乐未央”文字瓦当等。

    【许皇后代陵】  史称“小陵”,俗称“少陵”。位于杜陵南七八公里处长安县大兆乡司马村。许皇后,宣帝第一个皇后,卒于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现存封土呈三层台,通高22米,底部东西长134米、南北长139米。

    【陪葬坑】位于杜陵以北。可以确定位置的共四座,其形制各异。其中一、四号坑已被发掘。   

    一号坑在杜陵北637米处。斜坡状坑道位于坑东部。墓坑为不规则、近似方形的竖穴,最宽处东西长12.7米、南北长11.2米,坑底距地表深5.54米(从坑口至坑底深约8米),由主室和车室组成。主室居中,可分中厢和东、西、南、北四个边厢。中厢出土了高约56厘米的无双臂裸体男立俑、铁戟、铁矛、铁剑、铜带钩、小五铢、铜镞、铜量器、小陶洗和陶器等。四个边厢内有漆盒遗迹,并出土了漆器上的鎏金小铜环;东边厢南部还出土四枚同样的金钅并,每枚重83克。车室在主室东南,内有二明器木车,均为单辕髹漆彩绘车,车厢上有伞盖,出土了铁剑、斧、铜镞、弩机、承弓器等兵器和铁车车义、方策、伞柄饰、盖弓帽、铜泡、铁镳等车马器。   

    四号坑在一号坑西130米处。斜坡状坑道在坑室东部。坑室平面呈长方形,上口宽4.2米、南壁长8.5米、北壁长8.7米,坑口至坑底深4.4米。坑室上下和四壁砌置木板。坑内出土陶俑、铜带钩、铜环、铜镦、小五铢、铁戟残块及有“大仓”印文的残铜印章一枚。

    【陪葬墓】  主要分布在杜陵的东南,亦有在杜陵东、北部。现存封土62座。史载张安世、丙吉、中山哀王刘竟和金安上等陪葬杜陵。   

    《太平寰宇记》记丙吉墓在三兆村;《咸宁县志》记其在大兆社新庄北二里。今新庄村北二里确有一封土墓,墓前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汉丞相丙吉墓”碑一通。但近年该墓出土唐代墓志,看来记载有误。

    [董仲舒墓]位于南城墙和平门内以西600米处马道以北。唐代、明代修城,此墓皆得保存于城内,官吏军民至此下马,以示崇敬,故称“下马陵”近年有人认为:董仲舒墓在咸阳市兴平县东20公里处的下马陵;西安市和平门内的“下马陵”属讹传,因为明正德年间在此建董氏祠,明末战乱时被误认为是董仲舒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此墓封土周长40多米、高6米,墓前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汉董仲舒墓”碑一通。20世纪50年代此墓损坏严重。现封土残高2米,封土前有西安市人民政府所立青石保护标志。   

    1956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平墓]位于户县石井乡曹家堡西北。俗称“陈丞相墓”。 墓冢呈覆斗形,南北长30米、东西宽25米、高17米。墓前原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书“汉曲逆侯陈平墓”碑一通,现移入曹家堡学校内保存。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陕西新安机砖厂汉初积炭墓]位于雁塔区沙坡东侧的陕西新安机砖厂厂区东南隅。 1974年发现不少古代墓葬,当地俗称“五女坟”,汉初这一带可能是达官显贵的埋葬茔地。 1986~198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清理了一座大型汉墓,时代推断为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以前。   

    大墓由封土堆(已被挖去)和墓道、门屏、墓室组成,平面呈“甲”字形。长斜坡墓道在墓室之北,安放“外藏椁”箱一个,内放陶马、陶牛、车饰、骑马俑、牵马俑等。门屏为墓道与墓室交界处的一生土隔梁。墓室上口平面呈“凸”字形。棺椁为长方体,平面呈“井”字状,史称“井椁”。棺箱居中,四周的8个方箱安放随葬品。椁室正北有封门;前堂与左、右塾,左、右塾与东、西厢房,前堂与中寝各有一门相通。墓室内积炭厚度2.9米,体积178.09立方米。   

    出土陶制品111件,有鼎、壶、钫、缶、罐、釜、甑,男、女裸体俑,骑马俑、彩绘俑,马、牛、羊、猪、鸡、鸽及“利成家丞”封泥、编钟、砖、瓦、瓦当等;铁器40件,有铲、锸、锛、锤、戟、剑、刀、车饰等;铜器110件,有车马饰、铜镞、半两钱等;石器残块、木块各4件。此外,发现6处漆盘、漆盒之类的遗迹,呈圆形,可辨纹饰有菱格纹、云气纹、宽带纹、线状弦纹等。

    [范家村汉墓群]  1988年后,西安市文物园林管理局在范家村南的西北医疗设备厂基建工地清理西汉文帝至王莽时期的墓葬210余座。   

    这批墓可分为竖穴土圹墓、竖井墓道洞室墓和斜坡墓道洞室墓三大类。除4座为中型墓外,其余均为小型墓。除个别使用陶棺外,其它多使用木质棺椁。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亦有弯曲程度很小的屈肢葬。   

    出土陶、铜、铁、铅、玉、骨、漆制品等随葬品。陶器最多,其特点一是彩绘现象突出;二是釉陶数量大,浮雕纹饰多样;三是器物演变脉络清楚,是重要的断代依据。

    [西安交通大学汉代壁画墓]  位于校园东部。约为西汉晚期墓,其壁画的天文学价值很高。198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发掘。   

    此墓坐北朝南,平面近“甲”形,由墓道、耳室和主室组成。斜坡墓道在主室南面正中,长12.5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耳室在墓道北段距主室1米处,均呈长方形,长2米、宽约1.1米,用长方形条砖券砌而成。长方形主室南北进深4.55米、东西宽1.84米、高3.25米,用长条砖、楔形砖和子母砖砌筑而成。主室封门为两道门,里层为木质门,外层为砖砌而成。   

    主室内发现了保存较好、色彩斑斓的壁画。墓室顶部及后壁上部表示天空,四壁下部表示山川,以绘制在四壁的红色菱花形纹带为界。顶部有两个同心圆圈,其间绘有二十八宿星辰(以直线连成若干组,每组配一人物、飞禽或其他动物以说明其名称和意义)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像;星辰圈南边绘太阳(金乌),北边绘月亮(蟾蜍、玉兔)。整个墓顶绘满了云气,云气间填绘着各具姿态的仙鹤。后壁上部是一幅导引图,在云气间填绘众多虎、鹿、天鹅、山鸡、鹤等走兽飞禽。

汉墓壁画全景

    遗留文物有釉陶壶、奁、仓及彩绘罐、球等陶器,“昭明”铜镜、大小五铢、漆器饰件、兵器等铜器,还有塞堵死者七窍所用玉器及斧、棺钉等铁器。

    [吴家坟汉墓]    198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陕西广播电视发射塔工地清理三座汉墓。其中一号墓为宣帝以后的西汉晚期,二、三号墓为王莽新朝至东汉早期。   

    一号墓为长方形土洞小砖券墓。墓道向南开。墓室长3.58米、宽1.28米、高1.23米。葬具应有木棺一具,葬式不清。随葬物主要为釉陶的仓、罐、盆、壶、鼎等,另有陶甑、铜镜、玉王含、铁剑及宣帝以后的五铢等。   

    二号墓为长方形土洞墓。墓底用碎砖平砌,西高东低。一具木棺,外髹红漆,仰身直肢葬,头向西。其头部两侧发现釉陶质的仓、罐、灶、陶盆七件和漆耳杯残迹一处,石王含一件出于头部,十七枚“大泉五十”散见于胸部和腰部。  

    三号墓为长方形土洞小砖券墓。墓道在南侧。随葬物有陶球一个、“大泉五十”六枚、“小泉值一”二十六枚。

    [长安县南李王村汉墓]   位于村南台地上。198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此清理了具有东汉中晚期特征的汉墓四座。   

    四座墓均为长斜坡墓道的小砖券墓。墓道均在东侧并有生土二层台,四号墓有二个生土二层台。封门均为双层条砖垒砌,原应安木墓门。甬道为条砖券拱。墓室均由前、后室和南、北耳室组成。前室穹窿顶,平面基本呈方形,四角约1米高处均有一凸出砖台,上放一块约7厘米见方、中心凹陷的方砖,应用于祭祀点灯。后室和南、北耳室均为拱券顶。这四座墓中有似被焚烧过的木炭渣及木炭,均以后室为最多。后室放棺处有凝固的灰块及棺木、漆皮遗迹。这些墓为夫妻合葬墓,南耳室则均有葬人的痕迹,其中有一个南耳室出土一具陶棺和残存的儿童耻骨及盆骨等。   

    出土陶质品有鼎、罐、井、灶、甑、奁、案、盆、碗、盘、勺、魁、耳杯、熏炉、朱书瓶、虎子、棺、鸡、鸭、猪、狗,货币有五铢、剪轮五铢、货泉、乡延环钱、董卓小五铢等,铁器有灯、剪、环、剑、削、棺钉,此外还有铜镜、铜铃、石豚、石镇、石板、石球、银环及薏苡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