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

西安地区城乡婚嫁礼俗不尽相同,尤其农村遵行旧礼,民国之前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要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程序多按照“六礼”进行,即纳彩(男方请媒人向女家提亲)、问名(向女方索取姓名和生辰八字)、纳吉(男方向女方送订婚礼物)、纳征(男方向女方家送嫁娶礼物)、请期(男方向女方家通知结婚日期)、亲迎(男方迎娶新娘入门)六项程序。旧时当事男女直到结婚那天才能见面,民间谓之“布袋买猫”。那时允许男子纳妾,提倡女子守节。寡妇若改嫁只能晚上出门,而上门女婿的社会地位很低。延至民国乃至五六十年代,婚嫁时男方多要花费极大的费用,故陕西十大怪中有“姑娘高价卖”一说。民间谚云“娶媳妇盖房,花钱没王”,意为不花大钱媳妇是进不了门的。民国年间,“六礼”已开始减化,但还是要通过媒人提亲说合,女方开出自己的生辰八字庚帖,男方压在自家灶爷香炉下,若三天内没摔盆打碗吵架等不祥事发生,则请算命先生合俩人八字,如遇冲犯谓之“咬婚”,即作罢;如相合,则请媒人说礼,男方开始给女方送彩礼,意为订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一夫一妻,自由恋爱自由结婚,但农村在很长时间内仍是由媒人和亲戚朋友介绍而联姻。与旧时不同的是双方老人多会征求儿女的同意,故有“明见”、“暗见”(经人约定在赶集或庙会时相互观望、不相互说话)、看屋(女方或暗或明去男方家察看家境院落等情况)的诸多习俗。订婚后如周至县有追节的习俗。多是在农历正月初二,男方家的老人带衣物、点心、核桃等四色或六色礼去女方家,女方回赠衣服、鞋袜等。结婚前三年每年的七月七“追节”,最后一年要送押礼布约八丈、棉花5~10公斤及新婚时的红绸缎衣料等。男方捎帖,若女方家接了帖子,则表示同意结婚。结婚前两月左右,男子要请算命先生按历书选“黄道吉日”,以避开凶神恶煞。民间有择日的口歌,如:“杂乱姓氏三、九月,张王李赵六腊月”,“一月三个六,强似看历头”,“三六九,不用瞅,二四八,事情瞎(坏)”,“过了腊月二十三,结婚不论哪一天”等。但农村人一般多选择农闲的腊月,即春节前结婚。男方家迎娶新娘的迎亲人多为单数,返回时加上新娘正好成双吉数。但与新人命相克犯的人是不许迎亲的。若是至近亲人必须出场时则怀揣符表、红绸或一本黄历等,以为破解。迎亲队到女方家时,往往会遇到女方闭门以示不忍放女离家。男方要放三次“开门炮”或“催妆炮”,女方始开门迎客。新娘上车、上轿,多由舅或哥或抱或背,上车、上轿前要换鞋,以示人走不沾娘家土。有些地方新娘出门时要撒一把筷子,表示今后要在婆家吃饭了。旧时新娘离家往往会象征性(也有不愿去婆家的)地哭嚎一阵,表现出不忍心离开爹娘,对娘家人的依依不舍。迎亲的队伍沿途会撒粮食、撒红纸帖。遇到井、石、桥、大树等时,还要专门贴红纸祷告,以免邪污跟随迎亲队伍。若遇到别的迎亲花车时则要换花。民间认为迎亲以早为吉,故偶然会出现“抢道”争着过桥先行的竞赛。迎亲队伍到达男方家时,新娘不能随即下地。此时会有人用醋浇在烧红的铁铧上,边绕车走边浇醋边念道:“车到门前打醋坛,逢凶化吉保平安。一打醋坛告天地,大吉大利人心喜;二打醋坛驱邪气,吉星高照凶煞避;三打醋坛太公到,百无讳忌事事好;四打醋坛成双对,才子佳人鸾凤配;五打醋坛结良缘,福寿双全度百年;六打醋坛清雾扬,全家老小保安康;七打醋坛喜心怀,五福降门自天来;八打醋坛合家欢,光明九州日月圆;打醋坛,打醋坛,打罢醋坛人心欢,新媳妇,赛天仙,快快下轿踏红毡。”也有的地方是抱着谷秆火绕车三圈,其意均是为清除可能潜在的邪鬼污秽,以保证新人和婚礼的吉祥顺利。新娘头戴红色方形盖头,在接引妇女的引导下下车或下轿,但脚不能挨地,走在铺着红毡(席)或布袋的路道上。有的人家会有人不停地将走过的袋子再铺到前边让新娘踏踩,以寓示传宗接代很快生子,家族后继有人。在新郎迎陪新娘进院的过程中,有人不停地朝他们身上撒五谷粮食,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在其中拌有小铜钱、硬币。新人多在院内或堂屋拜天地。供桌上摆有祖宗牌位、供品、香烛、清水鸳鸯等物品。在礼宾先生的呼唤下,新人(男左女右)向天地三拜、祖先三拜,向父母三拜(磕头),然后相互对拜作揖。礼宾先生往往会随着动作进行说些吉利话。入洞房后,新娘的盖头多由新郎揭开。此时新郎会抢先脱鞋上炕,用脚踩踏炕的四角,谓之“踩四角”,以乞求快生子、多生子。当新娘坐炕时,有些地方的新郎往往会将一条腿抬起扫过新娘头顶,俗称“翘尿骚”,俗信这样日后就能“压服”新娘。如果娘家的陪送人机敏,就会想法让新娘躲过。新人的床上多撒有枣、花生、栗子、核桃等物,意为早生子、早立子、男女插花(交替)生。新人会按喜神(出门、上车上轿、坐向、进洞房后上炕的喜神坐向,均早由阴先生开好单子告知)的方向坐炕。中午时分还要“上头”,将头发挽成髻,以示结束少女身份开始成为人妻了。新娘新郎会在礼宾的指导下喝“交杯酒”以示百年合好。而新娘“上头”、“钉门帘”、“开镜面”(将镜上封的红纸撕掉)等项活动须求新娘的“压轿(车)娃”给钥匙或给物品。押轿娃乘机抬价要糖、要礼品、要“红包”,来来往往,讨价还价,众人起哄,形成婚礼热闹欢乐的气氛。此时院内已在摆宴待客,新娘的娘家人必是第一轮吃饭,坐上席,受到男方家人的尊敬和款待。蓝田等地的新郎新娘在午宴前还要到祖先堂前拜祖先、拜父母、拜老小外家(舅家)、拜客人、各位执事,海拜(凡在场来助兴的亲友邻居均在内)众人,并为客人敬酒敬烟以示感谢。 当天晚上有闹房的习俗,有“文闹”和“武闹”之分。讲究“三天没大小”。闹房人要烟要糖耍新郎新娘出节目、出洋相,尽管有些粗话令新娘难堪,但喜庆事新娘也没法恼怒。此时若无人来闹房,新郎的老人反而觉得尴尬。但闹房多是新郎的弟妹嫂子或老一辈人,新郎的兄长是不允许调逗新娘的,新郎的父母也自会回避不在现场。旧时农村娱乐活动少,新婚闹房是年轻人最爱参与的一项活动。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闹房的人数减少,基本上到晚上十一二点即结束,少有过去闹通宵的。蓝田华胥乡还有半夜给新人吃馄饨的讲究,有的是给新人吃饺子。饺子、馄饨往往煮半生半熟,让新娘吃时问生不生,新娘答生,取能生育之吉意。第二天早上起来,还往往有新媳妇擀面展示做饭技艺的习俗。一般新媳妇多在第二天或第三天携女婿到丈人家,称“回门”、“认亲”,此时女方家姑嫂或村人会有耍女婿的诸多举动。如给女婿吃的饺子中包盐块、包草节,面条底下放辣子疙瘩等,使新郎防不胜防出洋相。新女婿跟着媳妇“拜户”,去看望户族各家的长辈,以弄清亲戚的辈份、住址、称呼。迎娶新人的仪礼和程序也随时代而变化。农村20世纪50年代多为马拉车,60年代多为自行车,70年代多为拖拉机,80年代后多为小轿车或大轿车。择婿的标准也随着时代而变化,50年代农村姑娘都想找在外边工作的,有“一工(人)二干(部)三教员,宁死不跟庄稼汉”的说法。60年代则说“跟个当兵的怕打仗,跟个学生怕上当(怕变心),跟个工人最稳当”,“听诊器,方向盘,合作社的采购员”。在“文化大革命”时家庭成分使出身地主、富农家庭的子女订婚十分困难,那时流行的是“造反派,掌大权,当兵的提了干,人事干部有实权”。改革开放以后,时兴的择婿口歌是“大学生,技术员,专业户赚大钱,没文化的靠边站”。城乡出现结婚比排场、比阔气的风气,婚礼耗费成几倍、几十倍的增长。市区中、高档酒店经常有百余家举办婚宴,平均50100桌酒席。农村则实行“轮流吃”,一家婚娶,全村来吃,少则百十人,多则数百人,有的还要包场电影。城市的婚嫁费用高于农村(1万元~10万元不等),且男方比女方出钱多。要备齐家具、彩电、音响、录像机、冰箱、洗衣机等。由于城乡封建迷信活动有所复苏,有的婚配双方要看属相、生辰八字。在农村,男方要举行订婚宴,结婚日期的选订,大多请阴阳先生算定。结婚前,男方家长持四样齐备的礼物和一定数量的钱(城市称给女方的服装费),到女方家请定日期。结婚当日,新郎、新娘将红包分给亲属小孩或需要感谢的人。新婚晚上,青年朋友来“闹新房”。婚后夫妻到亲友家谢礼,一般分送一个红包(内装瓜子、糖果、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