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村落

西安周边农村生产民俗主要包括农耕时序与节令习俗,种植的习俗,农具制作使用习俗,相关的祈福、祭祀、占卜、禁忌习俗,以及农业娱乐习俗等方面。本区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辅以大麦、豌豆、谷子、荞麦、黄豆、绿豆、糜子、甘薯、马铃薯等品种。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烟叶以及白菜、萝卜、青菜、黄瓜等各类蔬菜和多类水果。旧时多为三年四熟麦、豆轮作,即:豌豆(或其他夏杂粮)→小麦→小麦→晚秋(谷糜)。或六年七熟粮、油倒茬轮作,即:油菜→小麦→小麦→晚秋→豌豆→小麦→小麦。四年六熟粮棉倒茬轮作(水地)是:棉花→豌豆(或夏杂粮)→小麦→玉米→小麦→玉米(或秋杂粮)。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有水灌溉区,多实行了小麦→玉米一年二熟以及棉花→小麦→玉米二年三熟的轮作方式。民国时期,西安农村农作物生产如土壤耕作、播种、运输、收获、碾打、加工多沿袭使用传统的犁、耙、耧、耱、锄、锨、镢、镰刀、木制手推车、畜拉车、石碌碡、铡刀、手摇风车、畜力水车、畜力石磨、碾子等工具。这些工具基本上由本省或本地区生产,在就近的村落乡镇赶集庙会时就可以买到。以种小麦为例。播种前,多用马拉车、手推车、人挑、架子车等工具将农家肥、草木灰、圈粪等肥土送到田间,以锨均匀撒开。20世纪70年代前主要是以畜力牵引犁耕,讲究耕地深浅一样,无“重沟”或“地梁”(跑犁漏耕),翻地平整有序。地耕之后,一般还用“耙”平整土地,粉碎凝结的土块,以达到保墒和便于种子扎根的目的。播种多用耧车或点播、撒播等方法。地广人稀的旱塬区多用撒播,撒种者还往往哼唱口歌:“一步一扬手,满天撒星斗,不稀又不稠,明年大丰收。”撒后还往往曳耙把地耱一遍,以利种子适墒生芽。苗青之后一般会泼一次农家“水肥”。冬天若旱则冬灌一次,再施一次肥。初春时节麦苗抬头时,一般还会春灌一次,施一次肥。民谚说“冬灌金,春灌银”即指冬春灌习俗。其间还要进行冬锄、春锄二至三次,锄掉杂草,使土壤疏松助苗成长。小麦扬花前后即开始为收麦做各项准备。各地都有“杈把会”(农忙会)、骡马会等交易活动,买卖耕牛、骡、驴、马等牲畜和各种农具、籽种等物品。有些村落还组织有青苗会、羊头会等守护庄稼的临时组织。关中特别是西安地区因人多地少,故多在村中或村边的空旷处选打麦场,也便于碾打和管理。一般都要清扫平整场地,以水泼场再撒草木灰或细土,用石碌碡压平地面,以供碾压麦穗脱粒和晒晾使用。由于西安地区小麦成熟期集中,俗语说麦熟一晌,若不快收割并运回麦场上垛,遇大风或雨天则会造成减产或湿麦发芽。故每当收麦时便会有甘肃、青海或邻县庄稼晚熟的村民,在各村落的广场或十字路口“卖日工”(干一天活按议价付日工钱),俗称为“麦客”,成为麦收季节旧时特有的风习。在20世纪60年代前割麦全用人力镰刀,割下的麦子田间打捆,以小车推、大车拉、驴驮、人背等方式运回麦场。在麦场有铡麦穗的,也有连穗杆一起碾打的。主要活路是以麦杈推场,用畜力牵拉碌碡碾麦子,俗称碾场。然后扫麦成堆后,以木锨迎风扬场,太阳晒干麦粒后即可收入仓房。麦收前后乡间多有忙前会、忙罢会,一些大村或集镇还会请戏班子唱戏助兴娱乐。过会期间多有亲戚相互走动看望,户县的民谚说:“麦稍黄,女看娘。卸了拨架,娘看冤家。”麦收前后娘望女、女看娘是西安地区普遍的风习,至今依然传承不绝。西安地区春夏多旱秋季多雨,故而多有求雨或祈晴的迷信活动,诸如拜龙王、晒龙王、打龙王、取湫祈雨、耍马角、墙上倒贴纸人等等。其中多由女人洗石狮的祈雨歌唱道:“狮娃哥,狮娃哥,天不下雨咋了哟?天干咧,地黄咧,娃娃大小饿忙咧,毛头女子一串串,祈天祷雨求神仙。我给狮娃娃洗头哩,下的遍地水流哩;我给狮娃洗脸哩,涝池壕壕流满哩;我给狮娃洗腿哩,大雨下的可美哩;我给狮娃洗脚哩,谷子糜子打多哩。哟!风来了,雨来了,狮娃噙的水来了。”若天连阴不晴雨水成灾时,中老人妇女多会在院内立洗衣用的木棒捶,一边祷告一边唱:“老天爷,你不要下,我给你栽个棒捶娃。棒捶娃,你不要倒,我给你穿个花花袄。棒捶娃,你立端,住雨就在你眼面前。棒捶娃,腰不要弯,不出三天地皮干。百姓下地去干活,年底给你献个大饣乇饣乇(面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