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概述

民俗是一定社会群体范围内因自然条件和生存方式而长期形成的风尚、习俗,主要是民间社会生活中的传承文化事象,它是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优越的自然环境,多元的民族融合,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决定了其地的民俗丰富多彩,且有时代性、地域性、传承性的鲜明特点。早在五千年前仰韶文化半坡先民时期,西安民俗就显端倪。

从西周开始,13个王朝在西安建都,西安民俗广泛吸纳了外地乃至异域的文化风习,同时又波环性地影响、传播到更广大的地域。从某种意义上说,西安民俗是中华民俗的源头之一。其物质生产民俗、社会生活民俗包括周、秦、汉、唐时期的衣食住行、社会家庭、人生礼仪、宗教信仰、节日庆典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尽管有所变化,但其诸多内容和形态,一直在沿袭和传承着。西安临潼的民间“补天”习俗、一年一度游山过夜的“单子会”,蓝田县婚夜众兄弟“压炕”等民俗现象,明显带有母系社会的印记,透露出群居野合的上古遗风。农村丧葬中的诸多礼仪、器皿名称、孝服等级,又与《周礼》的记载多相吻合。民间结婚时的打醋坛、燎谷草、坐鞍、踩袋等仪式,也可从周、秦、汉、唐历史文献中找到对应的记载。这些习俗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从地域空间着眼,西安民俗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由于劳作方式、居住形态、生活环境、文化氛围、居住民的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差异,西安市区内的民俗和周边乡村有着明显的差异。即便是周边县城内的风俗习惯,也与乡间农家有所不同,表现出多样的地域特征。城市和农村的民俗风习也是有阶段性特征的。以辛亥革命为分界线,封建性的民俗逐渐淡弱,部分趋于消亡。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立四新”,社会强制干预中断了许多传统的习俗活动。8090年代,传统的婚丧嫁娶和节令等习俗又重新恢复。在新的社会经济、人际关系条件下,传统的习俗内容也自行发生着变化。与农村相比,西安城区日益远离了传统的风俗活动。婚丧嫁娶、节令、衣食住行等已被全国城市文化形态的趋同化、时尚化、流行化所推动。即便是喜欢怀旧的中老年人,在城里也无法恢复传统活动。而年轻人则被新的时尚所吸引,在行为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拒绝传统。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甚至本地的民俗习惯,对他们而言或多或少已成为异样而陌生的文化。从微观上把握,的确是“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但西安民俗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体现着地域的大相同小差异性。西安城区中的婚丧嫁娶、穿着时尚、衣食住行、年节活动等大致是相同的;而农村无论是东边的临潼,还是西边的周至、户县,基本的风俗习惯也是大同小异。因为都地处关中平原,与西安市相邻,故而民俗风习没有表现出封闭禁锢的特异性,而呈现出相互交混影响的诸多互渗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