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概况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成立于2006年11月,是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建设的航天科技产业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功能承载区。2010年6月26日,被国务院批复为国家级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航天产业新城位于西安东南,南依秦岭北麓,北接西安主城,自然景观宜人,交通条件优越,人力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现有居民社区16个,常住人口16.68万人,基础教育和职业高中学校41所,在校生28162人,教职工2664人,专任教师1998人。现有医疗单位8家,三甲医院1所,床位2033张。2021年,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五项要求”“五个扎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十项重点工作”为突破,加快建设“十个航天”,立足航天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军民融合,带动产城融合,区域经济质效更优、生态环境更美、群众生活更幸福。全年生产总值35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3%,两年平均增长14.8%;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2.2%,两年平均增长26.5%;服务业增加值增速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2%,两年平均增长18.4%;民间投资增速55.9%,两年平均增长29.8%。其中,8项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4项指标增速超过20%,6项指标位居全市开发区之首,4项指标位居全市开发区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4亿元,比上年增长26.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96亿元,完成全年支出调整预算数的100%,比上年增长29.7%,实际引进内资145.0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13%;实际利用外资14120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104.6%,综合排名、完成率均位列开发区第一。新增“五上”企业65家。GDP增速排名开发区第2,GDP总量位居开发区第3。

◆产业发展2021年,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五星级评价的产业基地,获批陕西省首批数字经济示范区。航天产业形成军民两用火箭发射、卫星应用、航天器测运控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作为国家队的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航天六院等8家单位带动商业航天领航者星际荣耀、诺维北斗等40多家企业形成航天优势产业,投资31.8亿元的航天六院新能力项目基本建成,投资30亿元的航天九院16所新区项目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链不断完善,全球光伏产业龙头隆基股份在航天基地有4家企业,隆基绿能入选“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单晶硅片产能产量稳居全球第一。智能终端产业快速崛起,引进荣耀全国最大的研发中心项目,3000名研发人员已入驻,预计年研发营收25亿元,年纳税5.1亿元。全国第10家、西北唯一的国家超算中心于年底试运营,总峰值算力180P,排全球第三,将成为全省乃至我国中西部的“最强大脑”。抓好13个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将航天、新能源确定为2个支柱产业,将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制造、生物医药、航空与无人机、轨道交通、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软件确定为8个主导产业。“未来之城航天之约”西安航天基地产城融合招商大会、“HELLO航天揽月航天周”等大型活动圆满完成。

◆项目建设2021年,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承担市级重点项目39个(含子项61个),总投资1024.19亿元。总投资35.4亿元的航天基地年产5GW单晶电池项目、总投资25亿元的国家超算西安中心一期项目及总投资20亿元的西安航天基地军民融合创新园项目建成投产。征集申报2022年市级重点项目61个(含子项82个),总投资1607.63亿元(含前期项目),年计划投资272.02亿元。

◆招商引资2021年,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全年签约项目30个,投资额258.51亿元,涉及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西安荣耀终端、西安美畅产业园、新能力提升建设项目等高质量项目落户航天基地。

◆营商环境建设2021年,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推出占道挖掘、水电气暖、企业开办、注销等47项特色一件事套餐服务,通过一件事一次办服务,让企业群众一次性提交办事材料,一次性拿到结果性文件。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即办制、实行联合审图、联合验收、区域评估、告知承诺制、联合踏勘等服务,提高服务效能,加快项目手续办理;持续优化政务服务,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精简比例达70%以上,“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95%以上,即办事项占比达50%以上,全程网办事项占比达70%以上;拓宽政务服务办理渠道,推出“跨区域通办”新模式,联合西安市多区实现市内“区区通办”,联合省内11家高新区、经开区推行政务服务“省内通办”,与张家港经开区协作推出156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深化“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工作,实现9个社区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站100%全覆盖。全省首创“审管联动”系统平台,首批试运行将行政许可及备案类涉及事中事后监管的60个事项纳入系统。全年为54个重大项目申报审批事项216项;健全代办服务体系,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委托代办事项98个。

◆科技创新2021年,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获西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资质。作为“高技术转化应用(航天)陕西西安市”产业示范基地,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获得五星级评价的产业基地。构建“1+10+13+N”创新体系,推进科创航天建设,构筑科创新高地。“1”是秦创原•航天创新中心建设加速推进,建成国家超算(西安)中心,在同一建筑空间内建设“秦创原•航天创新中心”,建设产业链促进平台、技术成果转移平台、金融资本服务平台、人力资本服务平台、商事服务平台,打造“一中心五平台”;“10”是2021年10个科技园全部开工,总占地62.6公顷,预估投入151亿元,1个基本建成,1个主体封顶,计划三年全部建成;“13”是确定13条目标产业链,明确党工委班子成员做链长,部门领导做班长,梳理出92个链条、1168家目标企业、582家重点企业,绘制产业链招商全景图;瞄向13个产业方向开展敲门行动,拜访目标企业123家。围绕“科技空间,孵化服务,孵化成果”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发挥科技、人才、金融互乘放大效应。全年新增省级众创空间3家,新增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新增1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1家;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完成60亿;完成产学研金活动举办11场,参与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30个;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421家;培育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高新技术企业310家。全年以“人才+项目”引进模式,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9人。航天科技五院西安分院、航天华阳机电装备有限公司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生态建设2021年,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绿满航天”建设提质加速,全年优良天数276天,全市开发区排名第二,剔除沙尘天气影响,PM2.5浓度为37μg/m³,PM10浓度为68μg/m³。全年绿化提升路段57个,破硬增绿18千米,拆墙透绿约57千米,全面启动6个主题公园建设,23个口袋公园建成并开放,提升绿地148万平方米,“人在林中、城在园中”的公园城市初见成效。“雁塔南路”被十四运西安市执委会评为“服务十四运·奉献我的城”最美街道。

◆城市建设与管理2021年,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落地架空线缆10千米,打通断头路26条,航天南路跨西康高速桥建成通车;搭建完成市政排水管网GIS系统;接通4千米下塬路雨水管道,疏通7条5.5千米淤堵管道,彻底解决东长安街以南区域排水问题;完成7条路段20.6万平方米外立面改造;1100余块门头牌匾提升改造并实现夜景统一亮化,对主干道268栋楼宇集中点亮;新增路名确认标志牌332套;维修故障路灯492盏、新装路灯48套,更换光源1233盏,敷设电缆保护管18.6千米,更换电缆20.3千米;拆除违规户外广告及牌匾标识1269个;创建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区“神舟二路以东片区”、市级分类示范街道“航开路”。在全市率先实现收费及罚款缴纳扫码支付;创新建立法制员队伍并开展轮岗培训;受理“12342”等各渠道案件2.3万件,处置结案率99.28%。开展“争优打榜·渣土清零”行动,创新建筑垃圾清运服务机制,建立服务项目建设“四大工作专班”“主动上门开展大走访服务”等机制,累计开展渣土清运作业项目126个,完成垃圾清运1091万立方米,清运量比上年增加约77.7%。航天基地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2021年度巩固提升“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表现突出单位。优化调整公交线路5条、新增公交车9辆,覆盖重点区域;完成78处交通信号灯提升改造工作,完成30处公交候车亭提升改造,新增17个智慧停车位,新增共享停车试点3处(车位1380个),道路里程由99千米增加到135千米,公共停车位由5468个增加到9284个,规范共享单车乱停放2.71万辆,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423处。6月,西安航天城水厂一期投入试运行,供水能力5万吨/日,与四号配水厂同时实现辖区初步供水联动,整体供水平稳。3月,西北首座花园式全地下污水处理厂——航天基地第一净水厂试运行,一期处理能力5万吨/日,全年累计处理污水116.48万吨,处理污泥509.05吨,市政绿化、扬尘控制、道路冲洗等共利用再生水11.1万立方米,实现“地下水处理、地上建公园”,打造西北首个循环经济样板。

◆民生事业2021年,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投用8所公办学校、增加学位6690个,学校与学位新增数量创历年新高。全年招聘405名教职工,其中高层次人才124人。累计组建“名校+”21个,组建市、区、校三级“名师+”研修共同体97个,成功申报市级“名校长+”领航研修共同体2个。新优质学校评估验收通过率100%,创建2所省级标准化高中,实现辖区省标创建零突破。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实施思政课创优行动。承办2020—2021年陕西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陕西省教育系统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等活动。组织陕西首家“艺术体操”进校园、西安首家“红色体育”进校园,开展航天基地多个“首届活动”,如艺术展演、“红五月”合唱比赛、班主任大赛、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成立航天基地“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稳步推进“双减”工作。以“作业辅导+特色课程”模式,实施“菜单式”选课服务,开设课程体育、艺术、科技3大类100多项,秋季实现中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西部未来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办公室落户航天基地。已初步建成全国首个“区域—校园”两级架构智慧教育系统,获批“陕西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全年中小学、幼儿园获得“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等国家级荣誉17项、“陕西省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陕西省教师教育实践基地”等省级荣誉19类63项、“西安市科技创新与科学教育实验学校”“西安市青年文明号”等市级荣誉29类508项。航天基地设立42台消费扶贫专柜,销售金额72.42万元;集中采购安康汉滨区扶贫产品约92万元;被评为2020年度省内区域对口帮扶成效优秀等次。建成4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新增养老床位100张;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处,社区卫生服务站2处。成功举办2021首届航天杯全国大众排球精英邀请赛,2021西安市路跑联赛,已列入西安市精品赛事。航天“探索+”品牌科技研学点全年累计接待研学团体超40个、研学人次超5500人,创建省内唯一一家独具航天特色的跨地市研学线路并正式运营;7条低空旅游线路已成功运营推,填补了西安市低空旅游线路空白,同时推进“文旅+科技”“文旅+教育”“文旅+工业”特色融合。

◆疫情防控2021年,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成立11个基地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紧急出台政策52个,升级研发航天基地疫情防控综合管理平台,设置流调信息录入、重点人员管控、转运管理、酒店隔离、社区管控等5个子系统,与已建立的隔离酒店视频监控系统、社区重点人员视频监控系统,共同形成智慧化管理。通过严把小区出入口管理,对外来人员强化信息登记,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做到有源可溯、有源可查;通过紧盯重点人群,重点服务居家隔离人员、健康检测人员、重点区域来返人员3个群体,做好信息台账动态更新,做到“不漏一人”。通过强化技防手段,所有隔离酒店安装摄像头,所有居家隔离人员门前安装摄像头,分别接入指挥部2个指挥大屏,由隔离管控组、社区管控组24小时监控,发现问题,随时纠正;通过压实基层防控责任,完善“社区+小区院长+楼栋长+单元长+群众协会”的基层治理构架,不断强化社区防控的内生力量。抓好国有企业、部门与社区党组织“1+1”联建共建,切实做到“社区小区吹哨、企业部门报到”。全年下达指令共计35184条,解决落实处理信息数据达71616频次,累计管控中高风险15612人,境外来返599人,B类密接2588人,C类密接5531人,潜在密接1066人,接收外区县移交管控625人,移交外区县1033人并落实追踪管控到位完成防控闭环。全年核酸筛查约299万人次,筛查阳性人员22人,对阳性涉及场所消杀3.6万平方米,高危场所环境消杀250万平方米。对高风险人群管控启用集中隔离酒店23家,累计管控境内隔离人员7056人;承接进京转陕分流国际航班35架次,接管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的境外集中隔离酒店19家次,境外人员集中管控2498人。加强市场监管及冷链管理,先后出动人员5600余人次,车辆1350余台次。长期设立三处固定临时接种点,累计完成新冠疫苗接种340590剂次。全年开展专项督查活动120余次,发现问题758个。疫情防控期间,因地制宜实施闭环管理或封闭管理,确保骨干企业运营不间断,12月单月完成工业产值76亿元,比上年增长29.5%。 (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