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区

◆概况临潼区位于西安市东部,辖区横跨渭河两岸,东邻渭南市,南接蓝田县、灞桥区,西接三原县、高陵区、灞桥区,北与阎良区交界。临潼是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是中国御温泉之都,素有“文物甲天下”的美誉,区内有不可移动文物点487处,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华清宫、西安事变遗址、姜寨原始村落遗址等旅游景点;有《长恨歌》《秦俑情》《12·12》《复活的军团》4档高品质演艺节目。临潼还是传统的农业大区,是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粮食、蔬菜、奶畜是农业三大主导产业,石榴、番茄制种是两大特色产业,是著名的“中国番茄制种之乡”;临潼石榴、临潼火晶柿子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1年,临潼区辖街道办事处23个,居民委员会43个,村民委员会226个。全区总面积91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8万公顷。全区总人口73.21万人(农业人口49万人),24万户,男女性别比为102∶100。人口出生率7.65‰,死亡率7.64‰,自然增长率0.01‰。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800人。区域内有35个民族,1793人。

◆农业和农村经济2021年,临潼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75万公顷,粮食产量36.60万吨,比上年增长5.6%;蔬菜产量55.02万吨,增长2.0%;园林水果产量8.63万吨,增长0.5%。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培育省市级农业示范园23家,拥有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3家。推进临潼石榴品牌建设,举办“盛世御果·丝路飘香”2021陕西水果网络特色季·西安时令水果临潼石榴宣传推介活动,拓宽石榴销路,促进果农致富增收。“临潼石榴”纳入全国名优新特农产品目录,入榜全国百强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临潼火晶柿子荣获全国“十大优质产品”。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农村改革。截至年底,承包地确权颁证12.63万户,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265个。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147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实现有效治理,新建垃圾压缩站9个,改厕7.2万余座,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6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5处。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面建设好农村公路,切实发挥先行官作用;全面管理好农村公路,切实做到权责一致,规范运行;全面养护好农村公路,切实做到专群结合,有路必养;全面运营好农村公路,切实服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省级示范区。建成美丽宜居村庄57个,小金村入列“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工业2021年,临潼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7家,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27家,10亿元以上企业5家。新增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10户,新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1户;新增企业研发机构2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项目(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6个。印发《关于建设工业强区的实施意见》《临潼区2021年度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区工作专项考核办法》,组织召开17次工业调度会,组织区内企业参加第二十九届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中国欧亚国际工业博览会。落实扶持政策,先后为企业申报各类项目300余个,争取各类扶持资金6000余万元。青岛啤酒迁建100万千升/年啤酒项目一期正式投产。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入选2021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2021新型实体企业百强”“2021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研制的“工业流程能量回收装置(TRT装置)”获工信部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该公司能量转换透平设备设计中心获第五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西安邦淇制油科技有限公司获得2021年隐形冠军培育库企业入库企业。

◆招商引资2021年,临潼区签约合同项目17个,投资总额180.47亿,其中10亿元以上合同项目5个。全年接待来临客商128批次,459人次。成功引进中海兴业(西安)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世界500强3家,引进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500强2家。树立“开放办区、合作共赢”新导向,临潼区与经开区签订合作共建渭北新城协议,首批签约项目26个,总投资832亿元。提升临潼知名度和美誉度,举办“丝路起点·遇见临潼”2021全球驻华使节经贸文化之旅临潼专场招商活动,成功签约中国西北国际医疗集团、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15家实力雄厚、技术领先的企业,签约项目涉及大健康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提升改造、水系综合治理、数字科技、环保新能源等民生基础工程和全域旅游产业开发等多个领域。加强招商引资管理,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制,出台《临潼区2021年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招商引资项目入区流程管理办法》,优化营商环境,主动上门服务,及时解决问题,为西安聚实废旧金属再利用有限公司、西安易宏仓储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兑现奖补资金432万元。

◆重点项目建设2021年,临潼区坚持项目为王,稳定投资增长,制定出台《临潼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临潼区政府投资项目“联评联审”工作机制》《临潼区稳投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专项改革方案。发挥项目建设“四个一”(一项目一领导一专班一方案)区级领导包抓联系和“一项目两清单”新机制作用,利用“三色”(绿色、黄色、红色)“四限”(限事、限时、限人、限度)亮灯预警等管理办法,完成市级重点建设项目33个(在建项目18个,前期项目15个)。截至年底,18个市级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8.71亿元,占年计划的118.02%,超额完成年度任务。91个区级重点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9.36亿元。

◆城市建设2021年,临潼区紧抓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契机,高标准策划实施重点线路和城市环境提升项目,提升通景大道59.2千米,火车站历史文化街区、西花园、兵马俑、芷阳路、赛事场馆周边区域面貌焕然一新。推进“三改一通一落地”,累计提升改造背街小巷16条、老旧小区89个,通信架空线缆落地17条;新建、改建公厕282座,建成投用公共停车场20处,新增、提升城市绿地67.61万平方米。2021年度迎“十四运”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排名小组第一。

◆商贸2021年,临潼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7.90亿元,增长28.2%。全 年 累 计 进 出 口 总 额 2 8 亿 元 , 增 长64.41%。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临潼区两企业〔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邦淇制油科技有限公司〕签约8.48亿美元,约合54.31亿人民币,占全省签约合同额的33%,再次成为“陕西省交易团”活动签约亮点。扶持商贸企业发展,落实2020年现代服务业及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2项,共计161.8万元。获得2021年现代服务业及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促消费稳增长奖励6项,共计30万元。积极服务商贸企业发展,西安银桥乳业集团获陕西省首批认定“陕西老字号”企业;西安邦淇制油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鼓风集团有限公司获评西安市稳外贸优秀企业;西安华清御汤酒店获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西安华清御汤酒店、蜀汉印象大酒店、煜洋酒店有限公司获“2021西安国际美食之都品牌示范店”称号。

◆旅游2021年,临潼区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着力塑造“秦风唐韵御温泉、生态宜居美田园”文旅品牌。全年累计接待游客旅游收入205.39亿元,比上年下降6.3%。开通西安至临潼复兴号动集动车组,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的出行选择。策划实施“山宫城寨站”旅游核心区项目,推进火车站历史文化街区项目,配合开展秦东陵发掘、实施秦陵博物院提升改造工程,秦陵博物院铜车马博物馆建成对外开放。讲好临潼故事,传播临潼声音,举办大型文旅品牌活动,提升临潼文旅影响力,推出“平行时空:在希腊遇见兵马俑”线上展览,“听·见临潼”年度系列文旅视听产品;组织“丝路起点•遇见临潼”全球驻华使节经贸文化之旅、“一路有你·全运有约”驻华大使夫人西安行暨“见证临潼巨变·领略秦风唐韵”等大型文旅品牌活动,开展“今夜临潼 请您留下来”夜游季等主题消费活动。累计推出精品旅游线路6条,创建市级精品旅游线路1条、全市十佳民宿2家。研发文创新品,其中秦陵博物院文创产品——互动解谜游戏书《问秦》、“俑流传”罐啤分别获“2021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银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系列产品”被指定为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官方特许商品。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维护文化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全年检查各类经营单位1000余家次,行政处罚立案23起,拘留23人,暂扣“黑车”13台,停业整改人造景点1个、旅游购物店4个。旅游购物退货监理中心受理游客退货37件,退货金额6.5万余元。◆科技2021年,临潼区印发《西安市临潼区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3年)》,成立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制定13条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和4条保障措施。促进科技交流,联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北大光华创业营第七期”,组织区内企业参加第十五届中国西安国际科学技术产业博览会暨硬科技产业博览会。强化科技金融服务,举办7场次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活动,每场均邀请金融机构参加发布科技金融贷产品、签订授信协议,签订融资授信协议7个,合计金额6.14亿元;帮助企业融资9030万元,争取到省市奖补项目62个、各类科技奖励资金797万元。向企业兑现区级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农业应用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项目以及科技计划项目共24个子项目合计金额252万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户,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59户。西安科技大学“煤与油型气共生矿区安全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西安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等高校院所8个项目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8个企业获得认定荣誉;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资源化利用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得2021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西安汽车职业大学获得2021年数字汽车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认定省级青年科技新星1名,市级英才计划青年人才(新能源新材料领域)3名。推荐省级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3个,区级榜单人才(科技创新领域)20名。聘任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35人,认定市级科技示范户13户,全年开展农业技术服务400余次。

◆教育2021年,临潼区有各类幼儿园167所,小学144所,普通初中26所,普通高中7所,职业高中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区小学专任教师数2600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2880人。小学在校学生43009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6591人。加大教育投入,持续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按照基础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相桥小学、新丰小学、新市小学、任留小学、实验小学、栎阳、零口第二幼儿园等7所学校全部投入使用,增加学位2115个;完成第二期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任务。创建市一级幼儿园2所,市二、三级幼儿园12所;铁炉中心幼儿园完成陕西省示范幼儿园创建验收工作。全年组建“名校+”教育联合体市级2个(实验小学+机筑小学、临潼区幼儿园+骊山新家园中心幼儿园)、区级6个、跨区域1个,“名校+”工程实现全区基础教育学校全覆盖。加强校园足球工作,开展临潼区第六届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第二届幼儿园足球嘉年华活动,申报5所学校、幼儿园创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深化教育改革,落实“双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政策,出台课后服务实施方案,稳步推进课后服务,义务段符合参与课后服务条件的学生参与率97%。作业设计案例获省级特等奖1名,市级奖项7名。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压缩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引导和鼓励机构转型发展,全区涉及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97所,注销47所,剥离26所文化艺术并存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共压减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73所,压减率75.26%。

◆卫生2021年,临潼区落实《关于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健康临潼的实施意见》,科学规划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推进“健康临潼”建设,努力破解“看病难”问题。首家三级综合医院秦皇医院建成投用,渭北综合医院建设进展顺利。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数530家,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066人,各类卫生机构床位3669张。基本医疗保险体系进一步健全、标准逐年提高,提前实现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建成医疗联合体19个,实现县域医共体基层全覆盖。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千米”,在偏远山区开展“巡回医疗”服务156次,服务群众3327人次,诊断各类病患4864人次,受到群众普遍欢迎。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在部分医疗机构设立老年病科、老年保健科、老年康复门诊,设置老年病房,开通绿色通道,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区医院、博仁医院、新丰中心卫生院等10家。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2021年,临潼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0.55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4.3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4.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3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34万人。落实各类社会保险待遇,全年发放失业金398万元,审核发放企业稳岗补贴返还、技能提升补贴1627万元,发放工伤待遇978万元。提高各类保险待遇水平,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至1950元/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月增资151元,全年基金发放8.8亿元。城乡社保基础养老金月增资7.5元/月,全年基金发放2.6亿元。办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增参保项目22个,发放养老金4000万元。全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49万元,拨付公益性岗位补贴、创业补贴233万元。建优健全用工平台,依托“秦云就业”“猫头英云人才市场”“临潼之窗”等平台举办“春风行动”“暖冬行动”等各类招聘会23期,累计为500家企业提供就业招聘服务,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提供岗位2.8万余个。城镇新增就业7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重拳出击整治恶意欠薪,区政府召开根治欠薪专题会议4次,对在建工地开展农民工工资保障工作情况开展专项检查77次,开设农民工工资专户77户,收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2800余万元。全年处理劳动监察案件424起,协调欠薪类突发事件86起,为劳动者追回工资3025万元。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2021年,临潼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不断完善防控预案,快速全面流调。扁平化指挥,精准管控B类密接,提级管控重点人员,全区仅有1例确诊病例,未形成传播链。累计开展10轮全域核酸筛查,组织万名党员干部、志愿者下沉社区、村组,开展疫情防控、物资配送、医疗救助,社会面稳定有序。建立防疫安全屏障,设置28个固定新冠疫苗接种点和3个流动接种队,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54.58万剂次。在全市疫情防控中做出重要贡献,累计承接进京转陕国际分流航班99架次8067人次,组织9150人次支援兄弟区(县)核酸筛查,为兄弟区(县)提供酒店26家4156间房,配备专班工作人员1345人,管控B类密接2078人,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评价。 (马慧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