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大遗址保护

西安自公元前11世纪西周建都丰镐算起,已有3100年的城市发展史。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久的古都。悠久的历史使西安成为与开罗、雅典、罗马齐名的世界四大历史古都之一。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西安地区在册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3246处,其中遗址类文物987处。目前,西安地区有遗址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有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秦始皇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1997年,由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首次使用了“大型古文化遗址”的提法。自2005年开始,国家文物局相继公布了“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并建立了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库。“大遗址”概念得到普遍认可,成为文物保护利用的重中之重,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等方面,作用日益彰显。2021年,国家文物局制定印发了《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西安被列入的8处大遗址分别是杨官寨遗址、丰镐遗址、栎阳城遗址、阿房宫遗址、秦始皇陵、汉长安城遗址、西汉帝陵(含薄太后陵)、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含大明宫遗址)。

西安地区大遗址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文化遗产区与城市建成区严重叠压,主城区480多平方公里中,大遗址区域就占到200多平方公里。大遗址数量多、面积大、等级高,其中以周、秦、汉、唐时期的都城、宫殿遗址和帝王陵寝等大遗址最具有代表性。这些大遗址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历程,具有深厚的历史、科学与文化底蕴,同时也是极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西安的城市建设、发展与大遗址保护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文化遗产区与城市建成区严重叠压,也给西安的文物保护带来很困难,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是西安长期面临的课题。

为此,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及文物保护部门在西安大遗址保护中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许多新的方法。如以汉杜陵遗址公园为代表的“退耕还林”模式,以秦始皇陵为代表的“国家公园模式”,以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公园为代表的“市民公园模式”,以大唐西市遗址博物馆为代表的“民营资本投资模式”,以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代表的“集团运作模式”。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自2012年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设立以来,西安市相关部门按照“统筹城乡、改善民生”“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建设相融合”“统一规划、统一领导、分步实施”等原则,开启对汉长安城这座历史文化宝库的保护利用工程。2021年,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期3.2平方公里全面开放,二期2.91平方公里加快实施提升改造。通过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客观实现了周边数万名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提升。大遗址与现代社会完美相融共生。建成的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就是在大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汉长安城遗址文化内涵,将专题展厅、景观栈道、园林绿化、现代农业景观串联,突出展示了汉长安城遗址风貌。2023年9月22日,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联席会议在西安召开。这次联席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国家文物局对西安市大遗址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大遗址的保护不仅包含历史城区、历代都城遗址遗迹、文物保护单位,还逐渐向更大范围拓展。

2006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国家文物局联合主持在新疆吐鲁番市召开“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协商会议”。中国、中亚五国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代表,围绕丝路联合申遗达成共识,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开始提上日程。2007年6月,国家文物局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了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工作会议,确定了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中国段48处预备名单,其中西安市6处14个点,标志着丝绸之路申遗工作正式启动。2007年10月,西安市人民政府第14届24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正式启动西安市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12月19日,西安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筹备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立。2010年3月,西安市召开丝路申遗动员大会,要求各相关单位在年底前要完成周边环境整治,确定了以后两年的工作。

2012年3月26日,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推进丝绸之路申遗工作的通知》,西安市共有五个遗产点入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的指导下,由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西安市各个申遗点的保护管理规划,由五个申遗点所在保护管理机构全面完成文物本体的保护展示工程,由五个遗产点所在政府推动遗产地的环境整治与居民安置工作。2013年2月,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代表共同组成的文本编写团队编制完成丝路申遗文本。由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政府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递交丝路申遗文本,并被正式受理。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专家对西安市申遗点进行现场考察。2014年6月22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安市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五处遗产点入选。西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从1处增加为2处6个点,位居全国前列。标志着西安市大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突破,得到国际认可,提升了西安在世界遗产保护上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近年来,西安市重点实施了栎阳城、杨官寨、汉长安城、江村大墓等一大批考古发掘保护项目。2013年入选的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填补了汉长安城北渭河古桥考古的空白,也填补了桥梁学研究的空白;2017年入选的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也许就是中国最早的“城市”,可将西安建城史提前至距今约5500年前;2020年入选的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的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对于研究探索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的分布、形制、结构有重要意义;2021年入选的西安江村大墓,使长期争议的汉文帝霸陵具体位置得以确定。

目前,西安市大遗址保护格局基本形成。大遗址保护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相继出台了《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西安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西安历史文化名称保护规划》,强化法规刚性保护。在遗址利用方面,贯彻“合理保护与利用”理念,讲求遵循尊重历史、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遗址本体和周边环境共同纳入了保护范围,确保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在大遗址保护过程中,特别注重协调保护文物和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大遗址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建设、环境改善相结合,西安形成了立体多维的保护遗址、传承文化、发展旅游、惠及民生的保护和发展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考察调研西安博物院时指出:“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西安大遗址保护就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西安的生动实践。

资料来源:《西安地方志》202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