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至1990年的中共西安市委员会

1978年12月起,市委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端正思想路线,调整社会关系,平反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大力调整国民经济,有步骤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1979年6月,市委、市政府制定《西安市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实施方案》。1983年4月,又制定《经济体制改革方案》,逐步把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展到林、牧、渔及养殖业等农村经济各个领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起步,逐年深入。同年8月,根据中共中央通知,省委决定取消中共西安市委第一书记、第二书记、常务书记称谓,市委设书记、副书记;并建立中共西安市顾问委员会和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市级机关机构改革中,省委将中共西安市第六届委员会的领导机构调整为常委13人、书记1人、副书记5人,何承华任市委书记。1984年11月,何承华离任,省委副书记董继昌兼市委书记。至1985年12月,省委任命市委副书记1人、常委2人,调离副书记3人、常委5人。

1985年12月,召开中共西安市第七次代表大会,着重总结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并讨论通过《中共西安市委关于制定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大会选举产生由42名委员和7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西安市第七届委员会。在七届一次全委会上,选出常委10人,书记1人、副书记3人,董继昌当选书记。1987年1月,市委、市政府制定《西安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行方案》,提出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探索企业改革途径和建立生产资料、金融、科技、劳务等市场体系。1988年4月,市委召开中共西安市第七次代表会议,审议通过《中共西安市委关于西安市政治体制改革近期方案》。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同步,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也逐步深入。1988年5月,董继昌离任,安启元任市委书记。1989~1990年,大力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消除妨碍改革、开放的不利因素。1990年10月,安启元离任,程安东任市委书记。此届市委至1990年底,省委任命副书记2人、常委4人;先后有副书记2人、常委5人离任。

改革开放,开创了西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六五”计划和“七五”计划都提前完成。199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2.66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全市社会总产值258.6113亿元,是1980年的3.7倍,其中工业总产值177.1310亿元,是1980年的3.3倍,农业总产值26.2073亿元,是1980年的4倍。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事业欣欣向荣。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市委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组织广大干部、党员,深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吸收大批新党员,并进行整党和党员登记。大力反腐倡廉,严肃查处违法乱纪案件,制订长远规划,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市24万多党员,团结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励精图治,为把西安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外向型城市而奋斗。

资料来源:《西安市志》第五卷《政治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