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霸(?~公元前51),字次公,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西汉著名官吏。武帝太始元年(前96)以豪杰身份被迁徙到云陵县(今陕西淳化县西北),后入籍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区境内)。他一生经历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三朝,最后官至丞相。因其清正廉洁、执法严明、治绩卓著。后世常将他和龚遂作为“循吏”的代表,并称“龚黄”。黄霸少年时学习律令,立志为官。汉武帝末年,黄霸以待诏身份捐官做了侍郎谒者,后因兄弟犯罪,被弹劾罢官。以后又捐谷给沈黎郡(今四川汉源县东北),充任左冯翊(今西安市西北)属下的卒史,左冯翊知其是捐谷买官,看不起他,让他去管理钱粮账目。他管理的文书簿册清楚,遂以考绩充任河东郡(今山西夏县西北)均输长。
天汉四年(前97),黄霸因清正廉洁被举荐为河南太守丞。黄霸熟稔法律条文,在任内勤于观察,待人接物温良谦让,处事议政合乎法度,顺应人心,深得太守信任和百姓爱戴。从武帝末年到昭帝在位的时候,国家多事,执法苛刻,一般官吏都以崇尚严刑峻法为能事,只有黄霸因实行宽和的政策而有了名声。唯有黄霸宽和以待,爱民如子,因此赢得了仁厚的名声。元平元年(前74),汉宣帝入继大统。宣帝由于幼年遭遇变故,长期生活在民间,深知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因而重视吏治,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宣帝听说黄霸执法公平、仁厚爱民,就召升为廷尉正。黄霸在任内数次裁断疑难案件,朝廷上下都认为判得很公平,不久转任丞相长史。
本始二年(前72)五月,宣帝刘询因刚刚即位,想颂扬先帝,便下诏给丞相、御史大夫,请公卿大臣为武帝议定庙号和祭乐。大臣们都认为应该按诏书旨意办,而长信宫少府夏侯胜却说武帝对人民没有什么恩惠,不宜为他另立庙号和祭乐。于是,丞相、御史大夫劾奏夏侯胜非议诏书,诋毁先帝,大逆不道,并说丞相府长史黄霸偏袒纵容夏侯胜而不弹劾他。两人都被关进监狱。在监狱中,黄霸提出向夏侯胜学习《尚书》,夏侯胜以自己犯罪当死加以辞谢,而黄霸说:“孔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夏侯胜觉得黄霸说得好,便同意传授给他。他们在监狱度过了两个冬天,共呆了整整三年,一直讲论不怠。到了本始四年(前70),关东四十九郡同日发生地震,皇帝下诏大赦天下,二人才被赦出狱。夏侯胜出狱后,又做了谏大夫,让左冯翊宋畸举荐黄霸为贤良。夏侯胜还亲自向皇上推荐黄霸,皇上提升黄霸为扬州刺史。过了三年,又提升黄霸担任颍川郡(治今河南省禹县)太守,秩比二千石。
黄霸到颍川郡后,广泛传达皇上布施恩泽的诏书。让邮亭、乡官都养猪喂鸡,用来赡养鳏寡贫穷的人。他勉励百姓多做好事,谨防邪恶,致力于耕田养蚕,厉行节约,增加财富,提倡种植树木,蓄养牲畜,禁止用粮食喂马。他很注意对一些情况的细致调查。有一次,他想查清一件事,又怕别人觉察,便挑选了一个年长廉洁的吏员去办,嘱咐他要周到缜密。那个吏员出去后,不敢住在驿馆里,在大路旁就餐,乌鸦飞来抢夺了他的肉。正好有个想要到郡府来的老百姓见到了这一情景,在他和黄霸谈话中说出了这件事。过了一天,那个吏员回来拜见黄霸,黄霸迎上去慰劳他说:“很辛苦吧!在路边吃饭竟被乌鸦抢走了肉。”这个吏员很惊讶,以为黄霸完全了解他的起居行止,对所间的事情一丝一毫不敢隐瞒。遇到有些鳏寡孤独的人死了无法安葬,各乡送来书面报告,黄霸都分别作出明确批示,说某个地方的大树可以做棺材,某个乡亭的猪可以做祭品。官吏去了一看,一切都和黄霸讲的一样。官吏和百姓不知他所掌握的情况是从哪里来的,都称他是神明。实际上,这些情况有些是他平时从与官吏、百姓的谈话中了解到的,有些是自己亲自调查或派人调查所得到的,无非是时时留心罢了。
黄霸以外表宽和、内心精明而赢得了官吏和百姓的爱戴,户口每年增加,治绩数天下第一。皇帝征召他试任京兆尹,拜二千石。他后因发动百姓修整驰道未事先呈奏,又因派遣骑兵参加北军,马少兵多,被弹劾为贻误军机。不久,诏令他重回颍川郡任太守之职,秩降至八百石。但黄霸回颍川后,居官治理仍同从前一样。前后几年,郡中更加治理得好了。皇帝在表彰黄霸治绩的诏书中说:颍川太守黄霸,用心宣布诏令,百姓向往教化,使得孝子、悌弟、贞妇、顺孙一天比一天多;农夫互相推让有争议的地畔,东西遗在路上没有人捡走,赡养照顾无依无靠的人,供给资助贫穷困苦的人;有的监狱八年没有重罪囚犯,官吏、百姓都向往教化,大家见义勇为;此人可以称得上是贤人君子啦。于是赏赐黄霸关内侯爵位,黄金100斤。过后几个月,征召黄霸担任了太子太傅,并升任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五凤三年(前55),黄霸接替丙吉做了丞相,被封为建成侯,食邑600户。黄霸做丞相后,将家由云陵县迁到了杜陵县。黄霸的才能是擅长治理百姓,到做了丞相,掌握全局,政治风度比不上丙吉、魏相等人,功绩和名声比治理颍川郡时逊色了。然而自从汉朝建立以来,说起治理百姓、官吏,还是以黄霸为第一。班固曾在《汉书》中评价:“自汉兴,言治民吏,以霸为首。”黄霸做了5年丞相,甘露三年(前51)去世,享年82岁,谥号定侯。据《大明一统志》记载:黄霸墓在考城县(今河南民权县)东北十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