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全市地方志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及对史志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志办的部署和要求,以巡察整改为契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努力推进全市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

全市地方志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3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地方志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史志工作的重要论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对地方志工作的新要求,改进和创新地方志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地方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作用。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并形成长效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二、坚持稳步推进,全面履行地方志职责使命

坚持统筹推进志鉴史核心工作,切实做好我市第二轮修志工作总结,积极谋划好全市第三轮修志工作。

1.开展《西安市志(1991-2010)》修志工作总结,做好全省志书质量检查迎检和参与全省方志成果展示等工作;开展读志用志系列活动,出台《〈西安市志(1991-2010)〉“读志用志”活动方案》,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功能。编印《西安市志(1991-2010)》导读册及电子版,启动《西安简志》编纂工作。开展行业志、部门志、专业志和开发区志编纂工作调研。做好扶贫志、抗疫志、小康志编纂调研工作。

2.加强区县地方志工作指导力度,开展地方志工作专题调研和业务培训,做好三轮修志试点工作。制订《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关于乡镇志、村志编纂工作指导性意见》,推动全市乡镇村志编纂工作有序开展。

3.积极着手推进年鉴精品工程,高质量完成《西安年鉴》(2022卷)编纂出版工作。启动《西安概览》编纂。加大区县综合年鉴编纂业务指导力度,编印《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实用手册》,确保区县综合年鉴“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巩固区县综合年鉴全覆盖成果。加大开发区综合年鉴编纂工作调研,着手开展开发区综合年鉴编纂试点工作。

4.加强对区县地方史编写的规划、管理和业务指导,指导条件成熟的区县做好地方史编写试点前期准备工作。

三、紧贴中心工作,提升地方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1.指导区县做好旧志整理、方志馆建设、村史馆试点等特色工作。积极推广长安区村史馆建设经验,提升村史馆服务公共文化的能力。

2.积极参与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开展的第三届“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陕西故事”活动,在门户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开设“讲好西安故事”专栏,其作品同步在“悦鉴西安”微信公众号推送,并积极向西安发布和“学习强国”西安平台报送,提升群众知晓率。

3.助力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启动《关中方言词汇和谚语集》编辑工作。发挥《西安地方志》杂志宣传交流平台作用,加强对志书内容的宣传推介,在“西安方志文献”和“学术交流”栏目中登载较高质量的读志用志体会文章,营造读志用志氛围。

4.抓好信息化建设。充实西安市地情资料数据库,完成《西安年鉴(2021)》《西安市志(1991-2010)》的数字化入库,方便社会使用。做好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和“悦鉴西安”微信公众号的运维管理,完成门户网站等级保护测评认证,结合党的二十大开设专题专栏,加大“悦鉴西安”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推送力度,提升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水平。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以巡察整改工作为契机,坚持刀刃向内,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认真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挥党组以上率下引领作用,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打造新时代过硬干部队伍。抓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注重加强史志工作的深思细研。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和舆论引导,推动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带头讲党课、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和“三会一课”等制度,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管理力度,变宽松软为严紧硬,真正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干事创业的坚强堡垒。狠抓作风建设,开展担当尽责、爱岗敬业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引导干部牢固树立“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方志人精神,打造“勤快严实精细廉”的良好作风。积极探索和建立“项目+年轻干部培养”机制,带动机关专业人才梯队建设。落实干部轮岗制度,加强多岗位锻炼,在机关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机关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